

【概要描述】《皇帝的新裝》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錦州市第三初級中學 語文教師 龐雪琪 一、教材分析: 《皇帝的新裝》選自人教版部編教材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19課。本單元主要圍繞“想象”這一訓練主題展開,包括童話、詩歌、神話、寓言等內容,本文是丹麥作家安徒生創作的童話故事。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一個喜愛新衣的皇帝被兩個騙子欺騙的故事,騙子謊稱能夠織出只有聰明人和稱職的人才能看見的布料,以皇帝為代表的統治階級以及部分民眾為了隱瞞自己的愚蠢和不稱職,一直美化謊言,自欺欺人,最終皇帝光著身子在街上游行??v觀全文通過豐富的想象,大膽的夸張以及形象的語言塑造了一群昏庸愚蠢、自私虛偽的統治階級形象,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生活。 本文的解讀主要從四方面進行:一是深刻的主題建構,對以皇帝為首的統治階級以及虛偽愚蠢的部分人進行了諷刺和批判;二是獨特的人物塑造,塑造了皇帝、大臣、官員、騎士等虛偽無知、膽小無用的人物形象;三是荒誕的情節安排,設置了一個故弄玄虛的騙局卻沒有人揭穿;四是典型的環境創造,以兩個騙子“沒日沒夜”織布的環境和皇帝光著身子游行的環境,突出小說的荒誕滑稽。 本文的教學主要從四方面進行:一是對內容的概括,全文以“新裝”為明線,以“騙”為暗線,通過對皇帝“愛新裝”,兩個騙子為皇帝“做新裝”,皇帝派大臣去“看新裝”,皇帝親自去“試新裝”及“揭新裝”游行的描寫,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虛偽、愚蠢、腐朽的本質;二是對人物的探究,通過人物對話,進行朗讀,想象皇帝、大臣、騙子、官員等人物的心理過程;三是對語言的賞析,文中多次運用夸張、反語、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手法,思考這樣安排的目的;四是主題的提煉,小說諷刺、批判了以皇帝為代表的統治階級和部分成人虛偽做作的一面,肯定了孩子的善良和百姓的真實。 本文的設計理念:一是要結合語文學科性質,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學科的特點。因此,教學設計要突出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點。工具性在于教學中要聚焦語言運用的內容和形式,尤其是語言運用形式,能讓學生從本文中學習到坐著獨特的童話寫作手法,通過對童話主題、人物、情節、環境的分析探究,例如通過怎樣的方式進行人物的塑造等等。人文性在于教學重要突出作者想要表達的人文主題,即想要表達的目的和抒發的思想情感,例如通過理解內容思考作者創作的目的,來探尋作者想要表達目的和情感。二是結合學生學情,根據學生已有的學習水平來進行文本解讀,例如學生對皇權官僚主義的理解掌握以及對童話文體的認知體會。 二、學情分析 《皇帝的新裝》這一則童話故事,絕大多數學生都不是第一次接觸,所以對本文已經具備一定的認知基礎,對文章的故事情節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這種理解還是比較膚淺的,大多停留在一個故事的層面上,如何引導學生去體會這樣一個虛構的故事背后所隱含的意義,從而以一種全新的眼光或思路去重新理解自己以前所看過的童話故事是本課的重點,所以在引導學生理清情節后,讓學生體會作者對人物的語言和心理描寫,并適當的點撥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聯想我們所處的社會現實,理解夸張的表現方法,把重點放在品析人物形象從而把握作品內涵這一環節。 三、教學目標 1.體會文章各種精妙的描寫,把握人物性格形象。 2.剖析文本主旨,理解童話的諷刺意義,培養無私無畏、敢說真話的品格。 四、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本內涵。 教學難點:探究童話深刻的諷喻意義。 五、教法和學法 教學方法:多媒體展示法、講授法、點撥法、提問法等。 學習方法:小組合作探究法、體驗法等 六、教學程序安排 (一)課堂導入 詩意的童話裝點著每個人童年的夢,安徒生用他那只神奇的筆,帶我們走進了神奇的童話王國。而如今走過童年、漸漸長大的我們,再次來到安徒生的童話世界,又會得到怎樣的感悟呢?今天讓我們繼續來學習《皇帝的新裝》。 (二)溫故知新(配合PPT) 我們在學習《論語》時常說溫故知新,所以在開始今天的新課之前,我們先來回憶一下上節課學習的內容。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童話這種文學體裁的寫作特點,積累了詞語、了解了作者,并梳理了文章的基本脈絡。 1.本文的作者是安徒生,他是丹麥作家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他出生于一個鞋匠之家…(學生根據PPT展示內容一起說) 2.根據思維導圖的提示,填寫文本脈絡圖。 看來大家已經很好地掌握了第一課時的學習內容,接下來讓我們開始今天的課程。首先請一位同學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這節課的教學目標: (三)學習新知 活動一:分析人物貼標簽 上節課我為各個小組留下了課后作業,讓大家在討論后為文中的這幾個人物貼上適合的標簽,并加以分析,下面就請各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一起來展示你們為他們準備了怎樣的標簽?接下來我就把講臺交給在座的各位小老師們。 學生分小組活動,將人物性格寫在便簽紙上,到黑板上給人物貼標簽 大臣:虛偽愚昧?阿諛奉承?滑稽可笑 (以第8、9、12、17等自然段為例) 平民:愚蠢? 盲從 人云亦云 (以第33自然段為例) 騙子:狡猾 貪婪 巧舌如簧 聰明絕頂? (教師反駁:騙子只是為了自己得到更多的錢,這不是智慧。而是心術不正)) (以第2、4、14、24等自然段為例) 孩子:誠實可愛 天真純潔?無所顧忌 (以第34、36自然段為例) 【教師】讓我們再次為幾位老師精彩的講解鼓鼓掌,上述幾位人物的形象我們已經有了很準確的把握,但我們對文中最重要的主人公—皇帝的了解還甚少,為了更好的剖析皇帝的形象,我們給這篇文章重新擬一個標題——一個什么樣的皇帝,請大家結合課文內容,以一個什么樣的皇帝為題,一起來出謀劃策。 活動二:品讀皇帝擬標題 請給本文擬一個副標題——一個什么樣的皇帝,最好能結合課文作些解釋。 (眾生看書,思考) 生(1):我添加的副標題是“一個愚蠢的皇帝”。因為課文中那兩個自稱是織工的騙子,根本沒織衣服,也沒給皇帝穿衣服,只是做樣子而已。而皇帝為了炫耀自己,還穿著這件實際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參加隆重的游行大典。這一切,作為常人都能分辨出來,他卻上當受騙,所以我認為他是個愚蠢的皇帝。 生(2):我擬的副標題是“一個愛美的皇帝”。因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晚考慮的總是如何穿換新衣服。 師:你說的是“愛美”是他的優點還是缺點? 生(2):當然是缺點。 師:如果是缺點,光說“愛美”是不行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也愛美,你們看,我上課還精心打扮呢。作為教師,應該服裝整潔,落落大方。你能不能把剛才的說法稍加修改,使人一聽,就知道說的是缺點。 生(2):愛美過度。 師:很好!過分講究穿戴就是缺點了。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什么詞? 生(2):愛慕虛榮。 生(3):我認為是“一個虛偽的皇帝”。因為他天天換衣服,每時每刻都換衣服,換得太勤了。 師:這叫虛偽?老換衣服就是虛偽嗎? 生(4):這叫虛榮。 師:對!那么什么叫虛偽呢?(師改學生貼在黑板上的便簽) 生(5):虛偽就是不實事求是,不暴露真面目、真思想,搞偽裝,說假話??傊?,是裝出一副假相。 生(6):我添加的副標題是“一個不可救藥的皇帝”。因為他整天想的是穿新衣,從來也不關心國家大事,這樣治理國家,國家必將走向滅亡。所以他是一個不可救藥的皇帝。 師:他不可救藥的主要表現是什么呢? 生(6):(似有所悟)噢!主要表現在課文的最后,當那個小孩兒的話已經普遍傳開的時候,那皇帝不僅繼續游行,而且表現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這表現了他的頑固不化,不可救藥。 師:說得好!就是這樣。 生(7):我加的副標題是“一個昏庸的皇帝”。他身為皇帝,不去管理國家大事,不去關心臣民,而是整天呆在更衣室里,可見他是個昏君。他聽信騙子的話,他還聽信內臣們的謊話,赤身裸體去游行,都說明他一點兒頭腦都沒有,是個十分昏庸的皇帝。 生(8):我擬的副標題是“一個無能的皇帝”。他認為最真誠的、很有理智的、最稱職的老大臣,卻向他說假話,可見這個老大臣是不誠實的,沒有理智的,不稱職的。這個皇帝連自己身邊的最信任的大臣都沒有認清,這說明他是十分無能的。 教師:文中5—17段寫皇帝安排兩位大臣先后去看布料,既強化了皇帝渴望得到新裝的迫不及待的心理,表現了皇帝的虛榮,兩位官員看布料的表現,揭示了官員的虛偽、自私,也從側面諷刺了皇帝不能量才用人的昏庸無能。 生(9):我添的副標題是“一個無知的皇帝”。我認為那兩個騙子并不高明。他們的謊話,只要是有點頭腦的人便可識破??墒沁@個皇帝呢,當他在織布機前看不到布料時,竟然沒有絲毫的懷疑,而是在想自己是否不夠資格當皇帝。他真是連起碼的知識也沒有,他是一個無知的皇帝。 生(10):我加的副標題是“一個不稱職的皇帝”。我說他不稱職并不是因為他看不見布料,而是因為他不務正業,不明是非,不辨真偽。這樣一個昏庸、虛偽、無能的皇帝是不稱職的。 【教師總結】奢侈昏庸的皇帝,虛偽而愚蠢的大臣,巧舌如簧的騙子和人云亦云的百姓,他們共同出演了一場滑稽的鬧劇,咱們從書外看人物,看到了一群可笑之人。 1.回顧全文,大家能不能用一個字概括這篇文章?(騙) 【教師】這個故事本身就是一個騙局,這個騙局是由兩個騙子導演的,從騙子行騙開始,到小孩揭穿騙局結束,始終沒有離開這個“騙”字。所以說,這個故事是圍繞著一個“騙”字展開的。這個故事中的各色人物也就圍繞著一個“騙”字顯出了他們的真面目。他們為什么用織新衣而不用別的手段來騙皇帝呢?(學生答)就是因為皇帝愛新裝已經到了成癖的程度,對騙子所說的神奇而又漂亮的新裝自然會感興趣,而狡猾的騙子正是看準了皇帝的心思,投其所好,用織新衣來騙他,自然也就會行騙成功。 2.后來,一個小孩子最先說出了真話,緊接著老百姓也都說真話了,而皇帝和他的內臣們仍裝模作樣地把戲演下去。作者這樣寫,你是怎樣理解的? 明確:“仍然裝模作樣地把戲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現的虛偽的繼續和深化。如果讓“戲”就此收場,則害怕國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夠格做皇帝;繼續“演”下去,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這充分暴露了皇帝內心的怯弱虛偽。 3.這場騙局為什么是由一個小孩子來說出真相? 明確:在這樣一個謊言充塞、欺騙成風的世界里,作者讓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聲音”,講出了誰也不敢說出的真相,使得“新裝”頓時失去神奇的作用。說明了小孩子既天真又大膽、率真的性格,從一個側面反襯了成年人的自私和虛偽。這一筆,增強了童話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現實意義。 兒時我們初讀《皇帝的新裝》,明白了誠實的重要性,而如今,成長中的我們再次與《皇帝的新裝》相遇,經過上述解讀,你又讀懂了什么呢? 4.這篇童話諷刺了什么?告訴了我們什么?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么做? 明確:諷刺了封建統治階級昏庸、愚蠢、虛偽、狡詐、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無情鞭撻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訴我們應該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無所畏懼,敢于說真話。 【教師總結】西班牙有一句諺語這樣說:“謊言快似駿馬,但事實可以追上它”,任何時候,真善美都是永恒的真理,所以老師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不要愛慕虛榮,一定要做到實事求是、誠信待人,做一個光明磊落、品德高尚的人。 【教師】課堂的最后,我們來回憶下作者是如何用他的奇思妙想為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個荒誕離奇的故事呢?(運用了哪些寫作技巧?) (ppt展示:夸張 大量描寫 反語) 活動三:記者會——穿越入文感人物 (第一課時進行分角色朗讀,扮演角色的學生穿越到文中成為文本主人公,其他學生擔任小記者,就文本中人物進行提問)請大家閉上眼睛,咱們來一次穿越之旅——時空逆轉,我們回到很久很久以前,眼前出現一座金碧輝煌的古城堡,城堡里到處都陳列著無比美麗和昂貴的新衣,而你們現在就是安徒生筆下的主人公。大家睜開眼睛,我們的記者會開始了?。ㄋ薪巧缪莸膶W生結合文章內容,用第一人稱回答小記者們的問題) (例:1.請問皇帝:在整個故事中,你開心嗎?2.請問孩子:你為何有勇氣說出真話?等) (四)課后作業 安徒生童話中的語言如山中一股涓涓細流,滋潤了一代
【概要描述】《皇帝的新裝》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錦州市第三初級中學 語文教師 龐雪琪
一、教材分析:
《皇帝的新裝》選自人教版部編教材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19課。本單元主要圍繞“想象”這一訓練主題展開,包括童話、詩歌、神話、寓言等內容,本文是丹麥作家安徒生創作的童話故事。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一個喜愛新衣的皇帝被兩個騙子欺騙的故事,騙子謊稱能夠織出只有聰明人和稱職的人才能看見的布料,以皇帝為代表的統治階級以及部分民眾為了隱瞞自己的愚蠢和不稱職,一直美化謊言,自欺欺人,最終皇帝光著身子在街上游行??v觀全文通過豐富的想象,大膽的夸張以及形象的語言塑造了一群昏庸愚蠢、自私虛偽的統治階級形象,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生活。
本文的解讀主要從四方面進行:一是深刻的主題建構,對以皇帝為首的統治階級以及虛偽愚蠢的部分人進行了諷刺和批判;二是獨特的人物塑造,塑造了皇帝、大臣、官員、騎士等虛偽無知、膽小無用的人物形象;三是荒誕的情節安排,設置了一個故弄玄虛的騙局卻沒有人揭穿;四是典型的環境創造,以兩個騙子“沒日沒夜”織布的環境和皇帝光著身子游行的環境,突出小說的荒誕滑稽。
本文的教學主要從四方面進行:一是對內容的概括,全文以“新裝”為明線,以“騙”為暗線,通過對皇帝“愛新裝”,兩個騙子為皇帝“做新裝”,皇帝派大臣去“看新裝”,皇帝親自去“試新裝”及“揭新裝”游行的描寫,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虛偽、愚蠢、腐朽的本質;二是對人物的探究,通過人物對話,進行朗讀,想象皇帝、大臣、騙子、官員等人物的心理過程;三是對語言的賞析,文中多次運用夸張、反語、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手法,思考這樣安排的目的;四是主題的提煉,小說諷刺、批判了以皇帝為代表的統治階級和部分成人虛偽做作的一面,肯定了孩子的善良和百姓的真實。
本文的設計理念:一是要結合語文學科性質,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學科的特點。因此,教學設計要突出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點。工具性在于教學中要聚焦語言運用的內容和形式,尤其是語言運用形式,能讓學生從本文中學習到坐著獨特的童話寫作手法,通過對童話主題、人物、情節、環境的分析探究,例如通過怎樣的方式進行人物的塑造等等。人文性在于教學重要突出作者想要表達的人文主題,即想要表達的目的和抒發的思想情感,例如通過理解內容思考作者創作的目的,來探尋作者想要表達目的和情感。二是結合學生學情,根據學生已有的學習水平來進行文本解讀,例如學生對皇權官僚主義的理解掌握以及對童話文體的認知體會。
二、學情分析
《皇帝的新裝》這一則童話故事,絕大多數學生都不是第一次接觸,所以對本文已經具備一定的認知基礎,對文章的故事情節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這種理解還是比較膚淺的,大多停留在一個故事的層面上,如何引導學生去體會這樣一個虛構的故事背后所隱含的意義,從而以一種全新的眼光或思路去重新理解自己以前所看過的童話故事是本課的重點,所以在引導學生理清情節后,讓學生體會作者對人物的語言和心理描寫,并適當的點撥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聯想我們所處的社會現實,理解夸張的表現方法,把重點放在品析人物形象從而把握作品內涵這一環節。
三、教學目標
1.體會文章各種精妙的描寫,把握人物性格形象。
2.剖析文本主旨,理解童話的諷刺意義,培養無私無畏、敢說真話的品格。
四、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本內涵。
教學難點:探究童話深刻的諷喻意義。
五、教法和學法
教學方法:多媒體展示法、講授法、點撥法、提問法等。
學習方法:小組合作探究法、體驗法等
六、教學程序安排
(一)課堂導入
詩意的童話裝點著每個人童年的夢,安徒生用他那只神奇的筆,帶我們走進了神奇的童話王國。而如今走過童年、漸漸長大的我們,再次來到安徒生的童話世界,又會得到怎樣的感悟呢?今天讓我們繼續來學習《皇帝的新裝》。
(二)溫故知新(配合PPT)
我們在學習《論語》時常說溫故知新,所以在開始今天的新課之前,我們先來回憶一下上節課學習的內容。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童話這種文學體裁的寫作特點,積累了詞語、了解了作者,并梳理了文章的基本脈絡。
1.本文的作者是安徒生,他是丹麥作家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他出生于一個鞋匠之家…(學生根據PPT展示內容一起說)
2.根據思維導圖的提示,填寫文本脈絡圖。
看來大家已經很好地掌握了第一課時的學習內容,接下來讓我們開始今天的課程。首先請一位同學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這節課的教學目標:
(三)學習新知
活動一:分析人物貼標簽
上節課我為各個小組留下了課后作業,讓大家在討論后為文中的這幾個人物貼上適合的標簽,并加以分析,下面就請各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一起來展示你們為他們準備了怎樣的標簽?接下來我就把講臺交給在座的各位小老師們。
學生分小組活動,將人物性格寫在便簽紙上,到黑板上給人物貼標簽
大臣:虛偽愚昧?阿諛奉承?滑稽可笑
(以第8、9、12、17等自然段為例)
平民:愚蠢? 盲從 人云亦云
(以第33自然段為例)
騙子:狡猾 貪婪 巧舌如簧 聰明絕頂?
(教師反駁:騙子只是為了自己得到更多的錢,這不是智慧。而是心術不正))
(以第2、4、14、24等自然段為例)
孩子:誠實可愛 天真純潔?無所顧忌
(以第34、36自然段為例)
【教師】讓我們再次為幾位老師精彩的講解鼓鼓掌,上述幾位人物的形象我們已經有了很準確的把握,但我們對文中最重要的主人公—皇帝的了解還甚少,為了更好的剖析皇帝的形象,我們給這篇文章重新擬一個標題——一個什么樣的皇帝,請大家結合課文內容,以一個什么樣的皇帝為題,一起來出謀劃策。
活動二:品讀皇帝擬標題
請給本文擬一個副標題——一個什么樣的皇帝,最好能結合課文作些解釋。
(眾生看書,思考)
生(1):我添加的副標題是“一個愚蠢的皇帝”。因為課文中那兩個自稱是織工的騙子,根本沒織衣服,也沒給皇帝穿衣服,只是做樣子而已。而皇帝為了炫耀自己,還穿著這件實際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參加隆重的游行大典。這一切,作為常人都能分辨出來,他卻上當受騙,所以我認為他是個愚蠢的皇帝。
生(2):我擬的副標題是“一個愛美的皇帝”。因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晚考慮的總是如何穿換新衣服。
師:你說的是“愛美”是他的優點還是缺點?
生(2):當然是缺點。
師:如果是缺點,光說“愛美”是不行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也愛美,你們看,我上課還精心打扮呢。作為教師,應該服裝整潔,落落大方。你能不能把剛才的說法稍加修改,使人一聽,就知道說的是缺點。
生(2):愛美過度。
師:很好!過分講究穿戴就是缺點了。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什么詞?
生(2):愛慕虛榮。
生(3):我認為是“一個虛偽的皇帝”。因為他天天換衣服,每時每刻都換衣服,換得太勤了。
師:這叫虛偽?老換衣服就是虛偽嗎?
生(4):這叫虛榮。
師:對!那么什么叫虛偽呢?(師改學生貼在黑板上的便簽)
生(5):虛偽就是不實事求是,不暴露真面目、真思想,搞偽裝,說假話??傊?,是裝出一副假相。
生(6):我添加的副標題是“一個不可救藥的皇帝”。因為他整天想的是穿新衣,從來也不關心國家大事,這樣治理國家,國家必將走向滅亡。所以他是一個不可救藥的皇帝。
師:他不可救藥的主要表現是什么呢?
生(6):(似有所悟)噢!主要表現在課文的最后,當那個小孩兒的話已經普遍傳開的時候,那皇帝不僅繼續游行,而且表現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這表現了他的頑固不化,不可救藥。
師:說得好!就是這樣。
生(7):我加的副標題是“一個昏庸的皇帝”。他身為皇帝,不去管理國家大事,不去關心臣民,而是整天呆在更衣室里,可見他是個昏君。他聽信騙子的話,他還聽信內臣們的謊話,赤身裸體去游行,都說明他一點兒頭腦都沒有,是個十分昏庸的皇帝。
生(8):我擬的副標題是“一個無能的皇帝”。他認為最真誠的、很有理智的、最稱職的老大臣,卻向他說假話,可見這個老大臣是不誠實的,沒有理智的,不稱職的。這個皇帝連自己身邊的最信任的大臣都沒有認清,這說明他是十分無能的。
教師:文中5—17段寫皇帝安排兩位大臣先后去看布料,既強化了皇帝渴望得到新裝的迫不及待的心理,表現了皇帝的虛榮,兩位官員看布料的表現,揭示了官員的虛偽、自私,也從側面諷刺了皇帝不能量才用人的昏庸無能。
生(9):我添的副標題是“一個無知的皇帝”。我認為那兩個騙子并不高明。他們的謊話,只要是有點頭腦的人便可識破??墒沁@個皇帝呢,當他在織布機前看不到布料時,竟然沒有絲毫的懷疑,而是在想自己是否不夠資格當皇帝。他真是連起碼的知識也沒有,他是一個無知的皇帝。
生(10):我加的副標題是“一個不稱職的皇帝”。我說他不稱職并不是因為他看不見布料,而是因為他不務正業,不明是非,不辨真偽。這樣一個昏庸、虛偽、無能的皇帝是不稱職的。
【教師總結】奢侈昏庸的皇帝,虛偽而愚蠢的大臣,巧舌如簧的騙子和人云亦云的百姓,他們共同出演了一場滑稽的鬧劇,咱們從書外看人物,看到了一群可笑之人。
1.回顧全文,大家能不能用一個字概括這篇文章?(騙)
【教師】這個故事本身就是一個騙局,這個騙局是由兩個騙子導演的,從騙子行騙開始,到小孩揭穿騙局結束,始終沒有離開這個“騙”字。所以說,這個故事是圍繞著一個“騙”字展開的。這個故事中的各色人物也就圍繞著一個“騙”字顯出了他們的真面目。他們為什么用織新衣而不用別的手段來騙皇帝呢?(學生答)就是因為皇帝愛新裝已經到了成癖的程度,對騙子所說的神奇而又漂亮的新裝自然會感興趣,而狡猾的騙子正是看準了皇帝的心思,投其所好,用織新衣來騙他,自然也就會行騙成功。
2.后來,一個小孩子最先說出了真話,緊接著老百姓也都說真話了,而皇帝和他的內臣們仍裝模作樣地把戲演下去。作者這樣寫,你是怎樣理解的?
明確:“仍然裝模作樣地把戲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現的虛偽的繼續和深化。如果讓“戲”就此收場,則害怕國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夠格做皇帝;繼續“演”下去,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這充分暴露了皇帝內心的怯弱虛偽。
3.這場騙局為什么是由一個小孩子來說出真相?
明確:在這樣一個謊言充塞、欺騙成風的世界里,作者讓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聲音”,講出了誰也不敢說出的真相,使得“新裝”頓時失去神奇的作用。說明了小孩子既天真又大膽、率真的性格,從一個側面反襯了成年人的自私和虛偽。這一筆,增強了童話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現實意義。
兒時我們初讀《皇帝的新裝》,明白了誠實的重要性,而如今,成長中的我們再次與《皇帝的新裝》相遇,經過上述解讀,你又讀懂了什么呢?
4.這篇童話諷刺了什么?告訴了我們什么?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么做?
明確:諷刺了封建統治階級昏庸、愚蠢、虛偽、狡詐、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無情鞭撻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訴我們應該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無所畏懼,敢于說真話。
【教師總結】西班牙有一句諺語這樣說:“謊言快似駿馬,但事實可以追上它”,任何時候,真善美都是永恒的真理,所以老師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不要愛慕虛榮,一定要做到實事求是、誠信待人,做一個光明磊落、品德高尚的人。
【教師】課堂的最后,我們來回憶下作者是如何用他的奇思妙想為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個荒誕離奇的故事呢?(運用了哪些寫作技巧?)
(ppt展示:夸張 大量描寫 反語)
活動三:記者會——穿越入文感人物
(第一課時進行分角色朗讀,扮演角色的學生穿越到文中成為文本主人公,其他學生擔任小記者,就文本中人物進行提問)請大家閉上眼睛,咱們來一次穿越之旅——時空逆轉,我們回到很久很久以前,眼前出現一座金碧輝煌的古城堡,城堡里到處都陳列著無比美麗和昂貴的新衣,而你們現在就是安徒生筆下的主人公。大家睜開眼睛,我們的記者會開始了?。ㄋ薪巧缪莸膶W生結合文章內容,用第一人稱回答小記者們的問題)
(例:1.請問皇帝:在整個故事中,你開心嗎?2.請問孩子:你為何有勇氣說出真話?等)
(四)課后作業
安徒生童話中的語言如山中一股涓涓細流,滋潤了一代
《皇帝的新裝》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錦州市第三初級中學 語文教師 龐雪琪
一、教材分析:
《皇帝的新裝》選自人教版部編教材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19課。本單元主要圍繞“想象”這一訓練主題展開,包括童話、詩歌、神話、寓言等內容,本文是丹麥作家安徒生創作的童話故事。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一個喜愛新衣的皇帝被兩個騙子欺騙的故事,騙子謊稱能夠織出只有聰明人和稱職的人才能看見的布料,以皇帝為代表的統治階級以及部分民眾為了隱瞞自己的愚蠢和不稱職,一直美化謊言,自欺欺人,最終皇帝光著身子在街上游行??v觀全文通過豐富的想象,大膽的夸張以及形象的語言塑造了一群昏庸愚蠢、自私虛偽的統治階級形象,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生活。
本文的解讀主要從四方面進行:一是深刻的主題建構,對以皇帝為首的統治階級以及虛偽愚蠢的部分人進行了諷刺和批判;二是獨特的人物塑造,塑造了皇帝、大臣、官員、騎士等虛偽無知、膽小無用的人物形象;三是荒誕的情節安排,設置了一個故弄玄虛的騙局卻沒有人揭穿;四是典型的環境創造,以兩個騙子“沒日沒夜”織布的環境和皇帝光著身子游行的環境,突出小說的荒誕滑稽。
本文的教學主要從四方面進行:一是對內容的概括,全文以“新裝”為明線,以“騙”為暗線,通過對皇帝“愛新裝”,兩個騙子為皇帝“做新裝”,皇帝派大臣去“看新裝”,皇帝親自去“試新裝”及“揭新裝”游行的描寫,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虛偽、愚蠢、腐朽的本質;二是對人物的探究,通過人物對話,進行朗讀,想象皇帝、大臣、騙子、官員等人物的心理過程;三是對語言的賞析,文中多次運用夸張、反語、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手法,思考這樣安排的目的;四是主題的提煉,小說諷刺、批判了以皇帝為代表的統治階級和部分成人虛偽做作的一面,肯定了孩子的善良和百姓的真實。
本文的設計理念:一是要結合語文學科性質,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學科的特點。因此,教學設計要突出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點。工具性在于教學中要聚焦語言運用的內容和形式,尤其是語言運用形式,能讓學生從本文中學習到坐著獨特的童話寫作手法,通過對童話主題、人物、情節、環境的分析探究,例如通過怎樣的方式進行人物的塑造等等。人文性在于教學重要突出作者想要表達的人文主題,即想要表達的目的和抒發的思想情感,例如通過理解內容思考作者創作的目的,來探尋作者想要表達目的和情感。二是結合學生學情,根據學生已有的學習水平來進行文本解讀,例如學生對皇權官僚主義的理解掌握以及對童話文體的認知體會。
二、學情分析
《皇帝的新裝》這一則童話故事,絕大多數學生都不是第一次接觸,所以對本文已經具備一定的認知基礎,對文章的故事情節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這種理解還是比較膚淺的,大多停留在一個故事的層面上,如何引導學生去體會這樣一個虛構的故事背后所隱含的意義,從而以一種全新的眼光或思路去重新理解自己以前所看過的童話故事是本課的重點,所以在引導學生理清情節后,讓學生體會作者對人物的語言和心理描寫,并適當的點撥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聯想我們所處的社會現實,理解夸張的表現方法,把重點放在品析人物形象從而把握作品內涵這一環節。
三、教學目標
1.體會文章各種精妙的描寫,把握人物性格形象。
2.剖析文本主旨,理解童話的諷刺意義,培養無私無畏、敢說真話的品格。
四、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本內涵。
教學難點:探究童話深刻的諷喻意義。
五、教法和學法
教學方法:多媒體展示法、講授法、點撥法、提問法等。
學習方法:小組合作探究法、體驗法等
六、教學程序安排
(一)課堂導入
詩意的童話裝點著每個人童年的夢,安徒生用他那只神奇的筆,帶我們走進了神奇的童話王國。而如今走過童年、漸漸長大的我們,再次來到安徒生的童話世界,又會得到怎樣的感悟呢?今天讓我們繼續來學習《皇帝的新裝》。
(二)溫故知新(配合PPT)
我們在學習《論語》時常說溫故知新,所以在開始今天的新課之前,我們先來回憶一下上節課學習的內容。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童話這種文學體裁的寫作特點,積累了詞語、了解了作者,并梳理了文章的基本脈絡。
1.本文的作者是安徒生,他是丹麥作家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他出生于一個鞋匠之家…(學生根據PPT展示內容一起說)
2.根據思維導圖的提示,填寫文本脈絡圖。
看來大家已經很好地掌握了第一課時的學習內容,接下來讓我們開始今天的課程。首先請一位同學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這節課的教學目標:
(三)學習新知
活動一:分析人物貼標簽
上節課我為各個小組留下了課后作業,讓大家在討論后為文中的這幾個人物貼上適合的標簽,并加以分析,下面就請各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一起來展示你們為他們準備了怎樣的標簽?接下來我就把講臺交給在座的各位小老師們。
學生分小組活動,將人物性格寫在便簽紙上,到黑板上給人物貼標簽
大臣:虛偽愚昧 阿諛奉承 滑稽可笑
(以第8、9、12、17等自然段為例)
平民:愚蠢 盲從 人云亦云
(以第33自然段為例)
騙子:狡猾 貪婪 巧舌如簧 聰明絕頂
(教師反駁:騙子只是為了自己得到更多的錢,這不是智慧。而是心術不正))
(以第2、4、14、24等自然段為例)
孩子:誠實可愛 天真純潔 無所顧忌
(以第34、36自然段為例)
【教師】讓我們再次為幾位老師精彩的講解鼓鼓掌,上述幾位人物的形象我們已經有了很準確的把握,但我們對文中最重要的主人公—皇帝的了解還甚少,為了更好的剖析皇帝的形象,我們給這篇文章重新擬一個標題——一個什么樣的皇帝,請大家結合課文內容,以一個什么樣的皇帝為題,一起來出謀劃策。
活動二:品讀皇帝擬標題
請給本文擬一個副標題——一個什么樣的皇帝,最好能結合課文作些解釋。
(眾生看書,思考)
生(1):我添加的副標題是“一個愚蠢的皇帝”。因為課文中那兩個自稱是織工的騙子,根本沒織衣服,也沒給皇帝穿衣服,只是做樣子而已。而皇帝為了炫耀自己,還穿著這件實際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參加隆重的游行大典。這一切,作為常人都能分辨出來,他卻上當受騙,所以我認為他是個愚蠢的皇帝。
生(2):我擬的副標題是“一個愛美的皇帝”。因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晚考慮的總是如何穿換新衣服。
師:你說的是“愛美”是他的優點還是缺點?
生(2):當然是缺點。
師:如果是缺點,光說“愛美”是不行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也愛美,你們看,我上課還精心打扮呢。作為教師,應該服裝整潔,落落大方。你能不能把剛才的說法稍加修改,使人一聽,就知道說的是缺點。
生(2):愛美過度。
師:很好!過分講究穿戴就是缺點了。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什么詞?
生(2):愛慕虛榮。
生(3):我認為是“一個虛偽的皇帝”。因為他天天換衣服,每時每刻都換衣服,換得太勤了。
師:這叫虛偽?老換衣服就是虛偽嗎?
生(4):這叫虛榮。
師:對!那么什么叫虛偽呢?(師改學生貼在黑板上的便簽)
生(5):虛偽就是不實事求是,不暴露真面目、真思想,搞偽裝,說假話??傊?,是裝出一副假相。
生(6):我添加的副標題是“一個不可救藥的皇帝”。因為他整天想的是穿新衣,從來也不關心國家大事,這樣治理國家,國家必將走向滅亡。所以他是一個不可救藥的皇帝。
師:他不可救藥的主要表現是什么呢?
生(6):(似有所悟)噢!主要表現在課文的最后,當那個小孩兒的話已經普遍傳開的時候,那皇帝不僅繼續游行,而且表現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這表現了他的頑固不化,不可救藥。
師:說得好!就是這樣。
生(7):我加的副標題是“一個昏庸的皇帝”。他身為皇帝,不去管理國家大事,不去關心臣民,而是整天呆在更衣室里,可見他是個昏君。他聽信騙子的話,他還聽信內臣們的謊話,赤身裸體去游行,都說明他一點兒頭腦都沒有,是個十分昏庸的皇帝。
生(8):我擬的副標題是“一個無能的皇帝”。他認為最真誠的、很有理智的、最稱職的老大臣,卻向他說假話,可見這個老大臣是不誠實的,沒有理智的,不稱職的。這個皇帝連自己身邊的最信任的大臣都沒有認清,這說明他是十分無能的。
教師:文中5—17段寫皇帝安排兩位大臣先后去看布料,既強化了皇帝渴望得到新裝的迫不及待的心理,表現了皇帝的虛榮,兩位官員看布料的表現,揭示了官員的虛偽、自私,也從側面諷刺了皇帝不能量才用人的昏庸無能。
生(9):我添的副標題是“一個無知的皇帝”。我認為那兩個騙子并不高明。他們的謊話,只要是有點頭腦的人便可識破??墒沁@個皇帝呢,當他在織布機前看不到布料時,竟然沒有絲毫的懷疑,而是在想自己是否不夠資格當皇帝。他真是連起碼的知識也沒有,他是一個無知的皇帝。
生(10):我加的副標題是“一個不稱職的皇帝”。我說他不稱職并不是因為他看不見布料,而是因為他不務正業,不明是非,不辨真偽。這樣一個昏庸、虛偽、無能的皇帝是不稱職的。
【教師總結】奢侈昏庸的皇帝,虛偽而愚蠢的大臣,巧舌如簧的騙子和人云亦云的百姓,他們共同出演了一場滑稽的鬧劇,咱們從書外看人物,看到了一群可笑之人。
1.回顧全文,大家能不能用一個字概括這篇文章?(騙)
【教師】這個故事本身就是一個騙局,這個騙局是由兩個騙子導演的,從騙子行騙開始,到小孩揭穿騙局結束,始終沒有離開這個“騙”字。所以說,這個故事是圍繞著一個“騙”字展開的。這個故事中的各色人物也就圍繞著一個“騙”字顯出了他們的真面目。他們為什么用織新衣而不用別的手段來騙皇帝呢?(學生答)就是因為皇帝愛新裝已經到了成癖的程度,對騙子所說的神奇而又漂亮的新裝自然會感興趣,而狡猾的騙子正是看準了皇帝的心思,投其所好,用織新衣來騙他,自然也就會行騙成功。
2.后來,一個小孩子最先說出了真話,緊接著老百姓也都說真話了,而皇帝和他的內臣們仍裝模作樣地把戲演下去。作者這樣寫,你是怎樣理解的?
明確:“仍然裝模作樣地把戲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現的虛偽的繼續和深化。如果讓“戲”就此收場,則害怕國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夠格做皇帝;繼續“演”下去,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這充分暴露了皇帝內心的怯弱虛偽。
3.這場騙局為什么是由一個小孩子來說出真相?
明確:在這樣一個謊言充塞、欺騙成風的世界里,作者讓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聲音”,講出了誰也不敢說出的真相,使得“新裝”頓時失去神奇的作用。說明了小孩子既天真又大膽、率真的性格,從一個側面反襯了成年人的自私和虛偽。這一筆,增強了童話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現實意義。
兒時我們初讀《皇帝的新裝》,明白了誠實的重要性,而如今,成長中的我們再次與《皇帝的新裝》相遇,經過上述解讀,你又讀懂了什么呢?
4.這篇童話諷刺了什么?告訴了我們什么?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么做?
明確:諷刺了封建統治階級昏庸、愚蠢、虛偽、狡詐、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無情鞭撻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訴我們應該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無所畏懼,敢于說真話。
【教師總結】西班牙有一句諺語這樣說:“謊言快似駿馬,但事實可以追上它”,任何時候,真善美都是永恒的真理,所以老師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不要愛慕虛榮,一定要做到實事求是、誠信待人,做一個光明磊落、品德高尚的人。
【教師】課堂的最后,我們來回憶下作者是如何用他的奇思妙想為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個荒誕離奇的故事呢?(運用了哪些寫作技巧?)
(ppt展示:夸張 大量描寫 反語)
活動三:記者會——穿越入文感人物
(第一課時進行分角色朗讀,扮演角色的學生穿越到文中成為文本主人公,其他學生擔任小記者,就文本中人物進行提問)請大家閉上眼睛,咱們來一次穿越之旅——時空逆轉,我們回到很久很久以前,眼前出現一座金碧輝煌的古城堡,城堡里到處都陳列著無比美麗和昂貴的新衣,而你們現在就是安徒生筆下的主人公。大家睜開眼睛,我們的記者會開始了!(所有角色扮演的學生結合文章內容,用第一人稱回答小記者們的問題)
(例:1.請問皇帝:在整個故事中,你開心嗎?2.請問孩子:你為何有勇氣說出真話?等)
(四)課后作業
安徒生童話中的語言如山中一股涓涓細流,滋潤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心靈,相信大家在學習了這篇文章后不僅借鑒了作者的寫作手法,更有許多感悟,那今天的作業就請你們接過安徒生的筆,為這個故事續寫一個合理的結尾,下節課我們來一同進行賞析。
七、板書設計
活動一:分析人物貼標簽 活動二:品讀皇帝擬標題
大臣:
平民: 一個 的皇帝
騙子:
小孩: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頁面版權歸錦州市第三初級中學所有 遼ICP備11005478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