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要描述】本學期,教科研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實施規范管理為主線,以強化常規為重點,以面向全體學生為宗旨,以全面落實校工作要點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教科研工作的中心,積極走“以科研促教學,教學科研相長”的道路,完成了開學初的工作計劃?,F就這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繼續規范教科研管理,扎實有序開展科研工作。 教科研處努力營造濃厚的教科研氛圍,構建一支有發展后勁的教科研隊伍,牢固樹立教育教學科研與教育教學活動緊密聯系、密不可分的意識,堅持科研為學校發展服務、為教育教學服務、為學生成長服務的思想,充分發揮教育科研對教育教學的促進作用,使學校的工作在科研的助力下能夠“高屋建瓴”,幫助教師在開展教育工作中能夠抓住問題本質,沉著應對,“事半功倍”。 (一)加強教科研隊伍建設,完善科研隊伍管理制度與網絡。 1.繼續健全組織。 完善“校長—教科室—教研組—備課組”的四級網絡管理體系,確保了各項活動扎實有序地進行。 2.完善各項管理制度。 在已制定錦州三中教科研管理制度的基礎上,繼續完善年級組、教研組積分考核細則,保障學校教科研工作正常順利開展;針對新教師培養需要,繼續完善并制定一些新教師培養方案和青藍工程制度;幫助教師修改提升論文寫作水平,形成有效的論文推薦辦法,建立了論文評選機制。 (二)發揮科研優勢,促學校內涵發展 1.明確選題方向,積極穩妥立項申報 堅持科研課題來自教育教學一線,為教學一線服務的原則,緊緊圍繞學校文化建設、辦學特色創建、校本課程開發、教學模式構建等方面,確立選題方向,完成了《基于“教學主張提煉”的師訓有效性研究》、《問題導學模式在初中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和《基于學校文化浸潤的校本特色課程建設的實踐研究》市級規劃課題立項申報和省級學會課題《問題導學模式在初中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的申報。 2.加強過程管理,扎實推進已批課題 本學期,科研處繼續跟進三位青年科研骨干的課題研究,嚴抓科研骨干課題的研究與實施,進行了中期調研報告和總結,進一步落實《錦州三中科研工作常規》,加強學校立項課題的過程性管理,及時對材料歸檔和上報。 針對4個成功立項的市級學會課題,召開課題開題會,邀請學會有關專家進校園進行指導,課題組成員明確了職責,積極按照課題的實施方案,結合教育教學開展實踐,并在青年教師中開展了基于問題導學模式在初中課堂教學中實施的教學設計比賽,以賽促研,以研促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做好結題推廣工作,科研有果可結。 本學期教科室組織5個市級課題和4個省級課題的所有課題組成員積極有序的對研究過程材料進行總結整理,進行了相關課題的結題申報,可喜的是省級課題通過率為百分之百,市級課題結題率也達到百分之八十,這無疑是對我??蒲泄ぷ鞯囊粋€鼓勵和肯定。 一如既往地組織全校教師用心參加各級各類論文比賽,并做好服務和指導工作。本學期進行了第二屆校級論文評選活動,在校級論文評選的基礎上做好了省級論文的推薦。 二、依托校本研修,助推教師專業成長 (一)加強理論學習,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理念。 1.轉變觀念,加強理論學習和輔導,為教師提供豐富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不斷提升教師理論修養。本學期通過理論材料發放和自主學習繼續幫助教師轉變教育教學理念,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 2.貫徹“請進來,走出去”理念,加強校內外及網絡交流。通過組織教師參加省內外各項培訓學習,開拓教師視野,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以繼續教育為平臺,不斷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通過網絡與省內外相關專家交流研談。 3.開展基于問題的專業閱讀 教師們圍繞自己的課堂教學和研究課題,讀“教育新理念”“課程改革”和“教育隨筆類”等方面的理論書籍,把讀書、研究、寫作緊密結合,走“讀研寫”一體的發展路徑。透過業務培訓學習,主題教育活動,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不斷加強師德修養,使教師之間融洽協作,行成一股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專業閱讀中,教師們制定好讀書計劃,撰寫讀書筆記,撰寫讀書心得,分享閱讀的快樂;并利用云平臺、學校網站開展網上閱讀,跟帖討論,互動共享活動。 (二)加強校本教研指導,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 ? 1.深入學科組校本教研,同教師共同研究課程標準、教材、學情以及教學方式方法。通過與教師共同備課、上課、聽課、評課,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2.以我?!笆卣闭n程體系開發與推廣為契機,依托“課堂實踐”“課題提升”“課程開發”的“三課合一”模式,進一步梳理師資培養的總體思路和培養路徑,形成了“分層分類分項”推進策略,提升教師職業素養。 “分層”——名師隊伍建設。探索名師示范引領的教師成長途徑,由名師擔任教師創新團隊負責人,成員包括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骨干教師、青年教師、新入職教師等。名師工作室工程按照建設方案逐個落實不同發展階段教師的發展任務,抓牢過程管理,分層推進,針對不同年齡教師開展有區別的活動。對新上崗的青年教師,繼續進行師徒結對的青藍工程,不斷學習先進經驗,反復實踐,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中間層教師,引導其圍繞學科和課程開發建立小課題,開展研究,不斷提高教學水平。骨干教師著重反思,總結教學經驗,發揮我?!肮歉山處煛?、“優秀教師”等在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中的輻射作用,形成特色。 “分類”——四大工程建設。堅持“四大工程”,提升教師隊伍建設水平。專業發展工程:定位專業化發展方向和個性化培養方案,通過各級培訓、高校研修、校本研修等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教學團隊工程:完善名師工作室,創建課程傳承開發平臺,“問題導學式”教學團隊。青藍工程:落實“師徒結對子”制度,組織了青藍工程的拜師儀式。新苗工程:培訓新入職的教師,新教師在師傅的指導下進行了匯報課,針對匯報課情況進行了反思交流總結會,新教師成長初見成效。 3.重視教育教學反思,總結經驗,及時推廣。教育教學反思是教師快速成長的捷徑,本學期,青藍工程中的每位指導教師和青年教師完成了5篇教學反思。 4.加強對新教師和青年教師的培養。組織教師制訂個人發展規劃和三年發展目標,鼓勵教師從自身特點出發制定符合個人特點的發展規劃。建立“集中培訓、專題培訓、研討交流”的立體培訓機制,通過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教育反思、讀書體會、開展教學基本技能比賽、 “青藍工程”等活動,以學科組為單位的新青教師研討及推門聽課活動,使新教師和更多的青年教師成長。 5、開展新教師、青年教師問題設計展評活動。師徒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認真備課,優化問題設計,幫助新教師和青年教師高質量備課,使教師迅速成長。 三、增強大局觀,做好配合,抓好常規 1.在線學習等繼續教育勤督促 教科研處首先研讀文件,結合我校情況,認真撰寫了學習通知,并將登錄名和密碼放在公共郵箱,學習第一階段,由教師自行完成,一個月后,科研室采取倒查的方式,篩查未學習考試的教師再進行重點跟蹤督促,到目前為止我校在線學習等繼續教育落實率達百。 2.部門配合講實效 教科研處與教務處、政教處、辦公室工作有交叉和配合的地方,在職稱評定和教師考核中教科研處公平公正的履行職責,認真根據各位教師參加課題研究的具體情況,公平公正公開地依照評分標準進行考核打分和職稱的評級打分,總之無論什么工作,教科研處都秉承全校一盤棋的原則,盡力盡責的配合好。 3.常規工作穩推進 ?教科研處完成教師教育處及新教師培訓工作,評委推薦等6項工作,完成教育學會工作匯報,會刊征訂等14項工作,得到相關主管部門的好評。 本學期教科研工作雖然取得了不少成績,但還是會有疏漏之處和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要帶領老師們創立屬于自己的科研成果,還要加以推廣,這方面做的不夠。 “一切為教學服務”是教科室的工作宗旨,教科研活動必須無條件為學校的中心工作服務。相信我們能在真誠的互動中不斷進步,共同開創我校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概要描述】本學期,教科研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實施規范管理為主線,以強化常規為重點,以面向全體學生為宗旨,以全面落實校工作要點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教科研工作的中心,積極走“以科研促教學,教學科研相長”的道路,完成了開學初的工作計劃?,F就這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繼續規范教科研管理,扎實有序開展科研工作。
教科研處努力營造濃厚的教科研氛圍,構建一支有發展后勁的教科研隊伍,牢固樹立教育教學科研與教育教學活動緊密聯系、密不可分的意識,堅持科研為學校發展服務、為教育教學服務、為學生成長服務的思想,充分發揮教育科研對教育教學的促進作用,使學校的工作在科研的助力下能夠“高屋建瓴”,幫助教師在開展教育工作中能夠抓住問題本質,沉著應對,“事半功倍”。
(一)加強教科研隊伍建設,完善科研隊伍管理制度與網絡。
1.繼續健全組織。
完善“校長—教科室—教研組—備課組”的四級網絡管理體系,確保了各項活動扎實有序地進行。
2.完善各項管理制度。
在已制定錦州三中教科研管理制度的基礎上,繼續完善年級組、教研組積分考核細則,保障學校教科研工作正常順利開展;針對新教師培養需要,繼續完善并制定一些新教師培養方案和青藍工程制度;幫助教師修改提升論文寫作水平,形成有效的論文推薦辦法,建立了論文評選機制。
(二)發揮科研優勢,促學校內涵發展
1.明確選題方向,積極穩妥立項申報
堅持科研課題來自教育教學一線,為教學一線服務的原則,緊緊圍繞學校文化建設、辦學特色創建、校本課程開發、教學模式構建等方面,確立選題方向,完成了《基于“教學主張提煉”的師訓有效性研究》、《問題導學模式在初中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和《基于學校文化浸潤的校本特色課程建設的實踐研究》市級規劃課題立項申報和省級學會課題《問題導學模式在初中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的申報。
2.加強過程管理,扎實推進已批課題
本學期,科研處繼續跟進三位青年科研骨干的課題研究,嚴抓科研骨干課題的研究與實施,進行了中期調研報告和總結,進一步落實《錦州三中科研工作常規》,加強學校立項課題的過程性管理,及時對材料歸檔和上報。
針對4個成功立項的市級學會課題,召開課題開題會,邀請學會有關專家進校園進行指導,課題組成員明確了職責,積極按照課題的實施方案,結合教育教學開展實踐,并在青年教師中開展了基于問題導學模式在初中課堂教學中實施的教學設計比賽,以賽促研,以研促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做好結題推廣工作,科研有果可結。
本學期教科室組織5個市級課題和4個省級課題的所有課題組成員積極有序的對研究過程材料進行總結整理,進行了相關課題的結題申報,可喜的是省級課題通過率為百分之百,市級課題結題率也達到百分之八十,這無疑是對我??蒲泄ぷ鞯囊粋€鼓勵和肯定。
一如既往地組織全校教師用心參加各級各類論文比賽,并做好服務和指導工作。本學期進行了第二屆校級論文評選活動,在校級論文評選的基礎上做好了省級論文的推薦。
二、依托校本研修,助推教師專業成長
(一)加強理論學習,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理念。
1.轉變觀念,加強理論學習和輔導,為教師提供豐富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不斷提升教師理論修養。本學期通過理論材料發放和自主學習繼續幫助教師轉變教育教學理念,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
2.貫徹“請進來,走出去”理念,加強校內外及網絡交流。通過組織教師參加省內外各項培訓學習,開拓教師視野,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以繼續教育為平臺,不斷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通過網絡與省內外相關專家交流研談。
3.開展基于問題的專業閱讀
教師們圍繞自己的課堂教學和研究課題,讀“教育新理念”“課程改革”和“教育隨筆類”等方面的理論書籍,把讀書、研究、寫作緊密結合,走“讀研寫”一體的發展路徑。透過業務培訓學習,主題教育活動,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不斷加強師德修養,使教師之間融洽協作,行成一股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專業閱讀中,教師們制定好讀書計劃,撰寫讀書筆記,撰寫讀書心得,分享閱讀的快樂;并利用云平臺、學校網站開展網上閱讀,跟帖討論,互動共享活動。
(二)加強校本教研指導,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 ?
1.深入學科組校本教研,同教師共同研究課程標準、教材、學情以及教學方式方法。通過與教師共同備課、上課、聽課、評課,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2.以我?!笆卣闭n程體系開發與推廣為契機,依托“課堂實踐”“課題提升”“課程開發”的“三課合一”模式,進一步梳理師資培養的總體思路和培養路徑,形成了“分層分類分項”推進策略,提升教師職業素養。
“分層”——名師隊伍建設。探索名師示范引領的教師成長途徑,由名師擔任教師創新團隊負責人,成員包括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骨干教師、青年教師、新入職教師等。名師工作室工程按照建設方案逐個落實不同發展階段教師的發展任務,抓牢過程管理,分層推進,針對不同年齡教師開展有區別的活動。對新上崗的青年教師,繼續進行師徒結對的青藍工程,不斷學習先進經驗,反復實踐,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中間層教師,引導其圍繞學科和課程開發建立小課題,開展研究,不斷提高教學水平。骨干教師著重反思,總結教學經驗,發揮我?!肮歉山處煛?、“優秀教師”等在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中的輻射作用,形成特色。
“分類”——四大工程建設。堅持“四大工程”,提升教師隊伍建設水平。專業發展工程:定位專業化發展方向和個性化培養方案,通過各級培訓、高校研修、校本研修等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教學團隊工程:完善名師工作室,創建課程傳承開發平臺,“問題導學式”教學團隊。青藍工程:落實“師徒結對子”制度,組織了青藍工程的拜師儀式。新苗工程:培訓新入職的教師,新教師在師傅的指導下進行了匯報課,針對匯報課情況進行了反思交流總結會,新教師成長初見成效。
3.重視教育教學反思,總結經驗,及時推廣。教育教學反思是教師快速成長的捷徑,本學期,青藍工程中的每位指導教師和青年教師完成了5篇教學反思。
4.加強對新教師和青年教師的培養。組織教師制訂個人發展規劃和三年發展目標,鼓勵教師從自身特點出發制定符合個人特點的發展規劃。建立“集中培訓、專題培訓、研討交流”的立體培訓機制,通過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教育反思、讀書體會、開展教學基本技能比賽、 “青藍工程”等活動,以學科組為單位的新青教師研討及推門聽課活動,使新教師和更多的青年教師成長。
5、開展新教師、青年教師問題設計展評活動。師徒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認真備課,優化問題設計,幫助新教師和青年教師高質量備課,使教師迅速成長。
三、增強大局觀,做好配合,抓好常規
1.在線學習等繼續教育勤督促
教科研處首先研讀文件,結合我校情況,認真撰寫了學習通知,并將登錄名和密碼放在公共郵箱,學習第一階段,由教師自行完成,一個月后,科研室采取倒查的方式,篩查未學習考試的教師再進行重點跟蹤督促,到目前為止我校在線學習等繼續教育落實率達百。
2.部門配合講實效
教科研處與教務處、政教處、辦公室工作有交叉和配合的地方,在職稱評定和教師考核中教科研處公平公正的履行職責,認真根據各位教師參加課題研究的具體情況,公平公正公開地依照評分標準進行考核打分和職稱的評級打分,總之無論什么工作,教科研處都秉承全校一盤棋的原則,盡力盡責的配合好。
3.常規工作穩推進
?教科研處完成教師教育處及新教師培訓工作,評委推薦等6項工作,完成教育學會工作匯報,會刊征訂等14項工作,得到相關主管部門的好評。
本學期教科研工作雖然取得了不少成績,但還是會有疏漏之處和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要帶領老師們創立屬于自己的科研成果,還要加以推廣,這方面做的不夠。
“一切為教學服務”是教科室的工作宗旨,教科研活動必須無條件為學校的中心工作服務。相信我們能在真誠的互動中不斷進步,共同開創我校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本學期,教科研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實施規范管理為主線,以強化常規為重點,以面向全體學生為宗旨,以全面落實校工作要點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教科研工作的中心,積極走“以科研促教學,教學科研相長”的道路,完成了開學初的工作計劃?,F就這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繼續規范教科研管理,扎實有序開展科研工作。
教科研處努力營造濃厚的教科研氛圍,構建一支有發展后勁的教科研隊伍,牢固樹立教育教學科研與教育教學活動緊密聯系、密不可分的意識,堅持科研為學校發展服務、為教育教學服務、為學生成長服務的思想,充分發揮教育科研對教育教學的促進作用,使學校的工作在科研的助力下能夠“高屋建瓴”,幫助教師在開展教育工作中能夠抓住問題本質,沉著應對,“事半功倍”。
(一)加強教科研隊伍建設,完善科研隊伍管理制度與網絡。
1.繼續健全組織。
完善“校長—教科室—教研組—備課組”的四級網絡管理體系,確保了各項活動扎實有序地進行。
2.完善各項管理制度。
在已制定錦州三中教科研管理制度的基礎上,繼續完善年級組、教研組積分考核細則,保障學校教科研工作正常順利開展;針對新教師培養需要,繼續完善并制定一些新教師培養方案和青藍工程制度;幫助教師修改提升論文寫作水平,形成有效的論文推薦辦法,建立了論文評選機制。
(二)發揮科研優勢,促學校內涵發展
1.明確選題方向,積極穩妥立項申報
堅持科研課題來自教育教學一線,為教學一線服務的原則,緊緊圍繞學校文化建設、辦學特色創建、校本課程開發、教學模式構建等方面,確立選題方向,完成了《基于“教學主張提煉”的師訓有效性研究》、《問題導學模式在初中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和《基于學校文化浸潤的校本特色課程建設的實踐研究》市級規劃課題立項申報和省級學會課題《問題導學模式在初中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的申報。
2.加強過程管理,扎實推進已批課題
本學期,科研處繼續跟進三位青年科研骨干的課題研究,嚴抓科研骨干課題的研究與實施,進行了中期調研報告和總結,進一步落實《錦州三中科研工作常規》,加強學校立項課題的過程性管理,及時對材料歸檔和上報。
針對4個成功立項的市級學會課題,召開課題開題會,邀請學會有關專家進校園進行指導,課題組成員明確了職責,積極按照課題的實施方案,結合教育教學開展實踐,并在青年教師中開展了基于問題導學模式在初中課堂教學中實施的教學設計比賽,以賽促研,以研促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做好結題推廣工作,科研有果可結。
本學期教科室組織5個市級課題和4個省級課題的所有課題組成員積極有序的對研究過程材料進行總結整理,進行了相關課題的結題申報,可喜的是省級課題通過率為百分之百,市級課題結題率也達到百分之八十,這無疑是對我??蒲泄ぷ鞯囊粋€鼓勵和肯定。
一如既往地組織全校教師用心參加各級各類論文比賽,并做好服務和指導工作。本學期進行了第二屆校級論文評選活動,在校級論文評選的基礎上做好了省級論文的推薦。
二、依托校本研修,助推教師專業成長
(一)加強理論學習,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理念。
1.轉變觀念,加強理論學習和輔導,為教師提供豐富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不斷提升教師理論修養。本學期通過理論材料發放和自主學習繼續幫助教師轉變教育教學理念,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
2.貫徹“請進來,走出去”理念,加強校內外及網絡交流。通過組織教師參加省內外各項培訓學習,開拓教師視野,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以繼續教育為平臺,不斷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通過網絡與省內外相關專家交流研談。
3.開展基于問題的專業閱讀
教師們圍繞自己的課堂教學和研究課題,讀“教育新理念”“課程改革”和“教育隨筆類”等方面的理論書籍,把讀書、研究、寫作緊密結合,走“讀研寫”一體的發展路徑。透過業務培訓學習,主題教育活動,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不斷加強師德修養,使教師之間融洽協作,行成一股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專業閱讀中,教師們制定好讀書計劃,撰寫讀書筆記,撰寫讀書心得,分享閱讀的快樂;并利用云平臺、學校網站開展網上閱讀,跟帖討論,互動共享活動。
(二)加強校本教研指導,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
1.深入學科組校本教研,同教師共同研究課程標準、教材、學情以及教學方式方法。通過與教師共同備課、上課、聽課、評課,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2.以我校“守正”課程體系開發與推廣為契機,依托“課堂實踐”“課題提升”“課程開發”的“三課合一”模式,進一步梳理師資培養的總體思路和培養路徑,形成了“分層分類分項”推進策略,提升教師職業素養。
“分層”——名師隊伍建設。探索名師示范引領的教師成長途徑,由名師擔任教師創新團隊負責人,成員包括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骨干教師、青年教師、新入職教師等。名師工作室工程按照建設方案逐個落實不同發展階段教師的發展任務,抓牢過程管理,分層推進,針對不同年齡教師開展有區別的活動。對新上崗的青年教師,繼續進行師徒結對的青藍工程,不斷學習先進經驗,反復實踐,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中間層教師,引導其圍繞學科和課程開發建立小課題,開展研究,不斷提高教學水平。骨干教師著重反思,總結教學經驗,發揮我校“骨干教師”、“優秀教師”等在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中的輻射作用,形成特色。
“分類”——四大工程建設。堅持“四大工程”,提升教師隊伍建設水平。專業發展工程:定位專業化發展方向和個性化培養方案,通過各級培訓、高校研修、校本研修等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教學團隊工程:完善名師工作室,創建課程傳承開發平臺,“問題導學式”教學團隊。青藍工程:落實“師徒結對子”制度,組織了青藍工程的拜師儀式。新苗工程:培訓新入職的教師,新教師在師傅的指導下進行了匯報課,針對匯報課情況進行了反思交流總結會,新教師成長初見成效。
3.重視教育教學反思,總結經驗,及時推廣。教育教學反思是教師快速成長的捷徑,本學期,青藍工程中的每位指導教師和青年教師完成了5篇教學反思。
4.加強對新教師和青年教師的培養。組織教師制訂個人發展規劃和三年發展目標,鼓勵教師從自身特點出發制定符合個人特點的發展規劃。建立“集中培訓、專題培訓、研討交流”的立體培訓機制,通過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教育反思、讀書體會、開展教學基本技能比賽、 “青藍工程”等活動,以學科組為單位的新青教師研討及推門聽課活動,使新教師和更多的青年教師成長。
5、開展新教師、青年教師問題設計展評活動。師徒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認真備課,優化問題設計,幫助新教師和青年教師高質量備課,使教師迅速成長。
三、增強大局觀,做好配合,抓好常規
1.在線學習等繼續教育勤督促
教科研處首先研讀文件,結合我校情況,認真撰寫了學習通知,并將登錄名和密碼放在公共郵箱,學習第一階段,由教師自行完成,一個月后,科研室采取倒查的方式,篩查未學習考試的教師再進行重點跟蹤督促,到目前為止我校在線學習等繼續教育落實率達百。
2.部門配合講實效
教科研處與教務處、政教處、辦公室工作有交叉和配合的地方,在職稱評定和教師考核中教科研處公平公正的履行職責,認真根據各位教師參加課題研究的具體情況,公平公正公開地依照評分標準進行考核打分和職稱的評級打分,總之無論什么工作,教科研處都秉承全校一盤棋的原則,盡力盡責的配合好。
3.常規工作穩推進
教科研處完成教師教育處及新教師培訓工作,評委推薦等6項工作,完成教育學會工作匯報,會刊征訂等14項工作,得到相關主管部門的好評。
本學期教科研工作雖然取得了不少成績,但還是會有疏漏之處和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要帶領老師們創立屬于自己的科研成果,還要加以推廣,這方面做的不夠。
“一切為教學服務”是教科室的工作宗旨,教科研活動必須無條件為學校的中心工作服務。相信我們能在真誠的互動中不斷進步,共同開創我校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頁面版權歸錦州市第三初級中學所有 遼ICP備11005478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