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要描述】--錦州三中2020-2021學年度上學期工作總結 ? 本學期,錦州三中在教育局的正確指導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積極改善教育教學環境,大力促進課程融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強化學校常規管理,推出“正道文化”,秉承“建師生成長的精神家園,辦人民滿意的品質學?!钡睦砟?實施“文化引領特色、課程夯實素養、管理助推質量、品質奠基幸?!钡牟呗?,達到“質樸、健康、明理、善思”的育人目標,牢記并踐行“厚植沃土,靜待花開”的教育使命。學校通過積極采取有力措施,落實多項具體工作,順利完成年初制定的八項工程實施計劃,各方面工作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現具體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隊伍建設得到新發展 1.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全體黨員教職工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積極開展“兩學一做”等教育活動。學校強化黨總支政治核心作用,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注重加強班集體團結和凝聚力,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和黨組織議事規則,確保重大事項經過黨支部集體討論決定。注重中層干部隊伍建設,大力培養和選拔年輕干部,嚴格執行領導干部請假制度,強化對領導干部的紀律約束。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努力構建學習型團隊,積極開展教師業務培訓工作,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注重校際交流,促進教學理念更新,開拓視野。實施“青藍工程”并鼓勵和支持廣大青年教師不斷提高學歷層次,消除職業倦怠。開展推門聽課等活動促教學質量的提升。加強對班主任教師培訓和指導,多次組織班主任工作主題研討活動,以提升育人觀念和工作能力,著力提高專業水平和能力。 3.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學校多措并舉有效推進“在職教師有償補課專項治理”工作,系統解讀《中小學教師新十項職業道德準則》,并懸掛于各辦公室和校園櫥窗。開展師德調查問卷,讓學生及家長評價監督,并進行教師自評、互評等工作。同時通過樹立典型、表彰先進,大力弘揚正氣,傳播正能量。 二、家校兼顧,防疫工作迎接新挑戰 1.建立疫情防控機制。根據上級部門相關指示要求,學校建立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針對變化的疫情形式,及時調整應對措施,保持高度警惕性,防患未然。實行封閉管理,加強重點人員管控,從疫情的應對階段、嚴控階段到常態化階段,學校不斷調整完善防控機制,努力做到科學、合理、適用。防疫工作得到省市督導組的一致好評。 2.全力做好線上教學工作。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我校深入挖掘校本資源,通過開發校本系列微課程、精細在線管理、多樣成果展示等方式開展在線教學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3.統籌抓好在線教育。通過學校網站、公眾號、微信群,科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防控科普知識,科學防控,積極預防。把疫情、災難當成教材,適時對學生進行生命與健康教育。組織開展“透過戰疫的思考”系列活動,通過班會、團隊會、國旗下演講、征文、微視頻、書畫展、朗誦以及學科滲透等形式開展五大主題系列教育,分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對于戰“疫”的理解。 4.努力實現無縫銜接。學校在規范復課策略、操作程序的基礎上,安排心理輔導教師分別通過在線和線下進行心理輔導,幫助學生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學習生活。 三、文化引領,德育工作得到新提高 1.構建學校理念文化系統?;趯W校的歷史傳承,重新定位學校文化的整體架構,確立“固本承源、守正出新”的核心理念,并對學校精神、“一訓三風”等基本理念進行完善,建立了以正道文化為核心的學校理念文化系統,并對相關內容做了系統解讀。 2.開展系列文化活動。順利完成“101”行動計劃初中階段考核評價體系的制定工作的定稿任務。完成“四五六七”系列德育課程體系的深度開發。為豐富學生的人生體驗,將在寒假向學生推出三年必做三十件事活動。以關愛生命為核心的生命道德,樂觀積極向上的生命態度以及適應時代與未來的生存力。開展我為文化墻代言活動,通過開展“我為文化墻代言”活動,讓學生真切的體會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乃一脈相承。 四、課程融合,教學科研得到新提升 1.優化常規管理,助推教學質量。貫徹教學常規,講規范,重細節,抓實校本教研,建構“問題導學,合作互動,差異達標”的高效課堂模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2.完善課程方案,拓寬教學維度。從學校實際出發,完成對學校課程體系的建構,深化校本課程改革,開全開好各級課程。學校多措并舉努力實現國家課程校本化、地方課程整合化、校本課程系列化。 3.提升教師技能,修煉職業素養。狠抓“青藍工程”。學校通過高級教師工作室這一平臺,選拔、培養、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開展“雙杯大賽遴選”、“教學基本功競賽”和“一師一優課”等活動,促進教師提升教學水平。 4.規范科研管理,有序開展工作。發揮科研優勢,明確選題方向,積極穩妥立項申報。加強過程管理,扎實推進已批課題。做好結題推廣工作,科研有果可結。依托校本研修,助推教師專業成長。增強大局觀,做好配合,抓好常規,盡力盡責。 五、加大投入,辦學條件得到新改善 為提高校園設施的功能性,完備性,為在校師生創造更完善的辦公條件和更優美的校園環境,學校完成東校區教學樓整體改造,更換智慧黑板、教師電腦,新建水房,增設師生室外洗手池,對校園北側圍墻和東校區食堂后廚進行多項辦學條件改造工程,進一步完善了學?;A設施建設。力爭將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有機結合。 六、亮點工作 1.開展慶“七一”系列活動。各支部開展重溫誓詞活動,向黨再訴衷情;走進“萬年社區”,與共建單位的黨員一起重溫誓詞、清掃小區花園美化環境、消殺居民樓共同抗疫,并安排心理咨詢師為社區居民進行心理輔導;組織召開支部委員、黨員代表座談會,充分發揮普通黨員的智慧,完善管理,提高凝聚力與戰斗力;組織黨員干部和教師到北鎮大朝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王桂蘭干部學習基地參觀學習,重溫紅色記憶,追尋榜樣足跡,自覺對標先進,見賢思齊,汲取榜樣力量。 2.在線教學成果喜人。我校共有16名教師參加了錦州市在線微課的錄制任務,其中6節優質精品微課被推送到國家、省級學習強國平臺。 3.德育工作創出佳績。以特色活動為核心,夯實學生素養。著力構建“德育+”育人體系,探索符合三中實際的“4567”德育管理模式。開展“七個一”大型體藝文化活動,完善校園志愿者管理,發展個性特長,提升學生信心,提振學校精神。被評為錦州市德育先進單位,并在德育大會上作經驗交流。 4.文化魅力獨領風騷。學校投資建設文化墻,設立“萬物共生、生生不息”、“厚植沃土、靜待花開”、“土蘊多質、花開應季”等三大主題,讓傳統文化在校園扎根,讓雅正環境凈化學生的心靈。校訓解讀榮登學習強國。 七、存在不足 1.在理論學習方面,時間投入不足。沒有很好的將理論結合實際,更沒有將理論精神積極的落實在自身工作的細節當中。 2.在教育教學和管理過程中創新意識不強,思想守舊,思維沒有更好的拓展等問題需要改進和提高。 八、今后打算 ?1.繼續完善學校理念文化系統,圍繞“將文化落地為文明,將文明具化為生活”開展系列活動。 2.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學質量,全力以赴助力中考,拉升“三線”。 3.深入推廣完善校本課程,促進課程融合。 4.黨總支圍繞上級指示繼續開展多項活動,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5.努力助建智慧校園,為師生創建更舒適的校園環境。 6. 改進教師教育。針對當前學校教師專業素養亟待提高的現狀,加強教師培訓工作,盡快實現優秀教師的脫穎而出,帶動教師隊伍專業素質的整體提高。 學期的結束,意味著新階段的開始,各種工作周而復始,追求永無止境。成績和榮譽都是留在過去的腳印,未來求索的道路依舊曲折而漫長。奮進求實的三中人定會凝心聚力,不斷謀求學校新發展,各項工作新突破,精心譜寫新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錦州市第三初級中學 ? ? ?
【概要描述】--錦州三中2020-2021學年度上學期工作總結
?
本學期,錦州三中在教育局的正確指導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積極改善教育教學環境,大力促進課程融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強化學校常規管理,推出“正道文化”,秉承“建師生成長的精神家園,辦人民滿意的品質學?!钡睦砟?實施“文化引領特色、課程夯實素養、管理助推質量、品質奠基幸?!钡牟呗?,達到“質樸、健康、明理、善思”的育人目標,牢記并踐行“厚植沃土,靜待花開”的教育使命。學校通過積極采取有力措施,落實多項具體工作,順利完成年初制定的八項工程實施計劃,各方面工作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現具體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隊伍建設得到新發展
1.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全體黨員教職工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積極開展“兩學一做”等教育活動。學校強化黨總支政治核心作用,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注重加強班集體團結和凝聚力,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和黨組織議事規則,確保重大事項經過黨支部集體討論決定。注重中層干部隊伍建設,大力培養和選拔年輕干部,嚴格執行領導干部請假制度,強化對領導干部的紀律約束。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努力構建學習型團隊,積極開展教師業務培訓工作,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注重校際交流,促進教學理念更新,開拓視野。實施“青藍工程”并鼓勵和支持廣大青年教師不斷提高學歷層次,消除職業倦怠。開展推門聽課等活動促教學質量的提升。加強對班主任教師培訓和指導,多次組織班主任工作主題研討活動,以提升育人觀念和工作能力,著力提高專業水平和能力。
3.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學校多措并舉有效推進“在職教師有償補課專項治理”工作,系統解讀《中小學教師新十項職業道德準則》,并懸掛于各辦公室和校園櫥窗。開展師德調查問卷,讓學生及家長評價監督,并進行教師自評、互評等工作。同時通過樹立典型、表彰先進,大力弘揚正氣,傳播正能量。
二、家校兼顧,防疫工作迎接新挑戰
1.建立疫情防控機制。根據上級部門相關指示要求,學校建立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針對變化的疫情形式,及時調整應對措施,保持高度警惕性,防患未然。實行封閉管理,加強重點人員管控,從疫情的應對階段、嚴控階段到常態化階段,學校不斷調整完善防控機制,努力做到科學、合理、適用。防疫工作得到省市督導組的一致好評。
2.全力做好線上教學工作。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我校深入挖掘校本資源,通過開發校本系列微課程、精細在線管理、多樣成果展示等方式開展在線教學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3.統籌抓好在線教育。通過學校網站、公眾號、微信群,科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防控科普知識,科學防控,積極預防。把疫情、災難當成教材,適時對學生進行生命與健康教育。組織開展“透過戰疫的思考”系列活動,通過班會、團隊會、國旗下演講、征文、微視頻、書畫展、朗誦以及學科滲透等形式開展五大主題系列教育,分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對于戰“疫”的理解。
4.努力實現無縫銜接。學校在規范復課策略、操作程序的基礎上,安排心理輔導教師分別通過在線和線下進行心理輔導,幫助學生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學習生活。
三、文化引領,德育工作得到新提高
1.構建學校理念文化系統?;趯W校的歷史傳承,重新定位學校文化的整體架構,確立“固本承源、守正出新”的核心理念,并對學校精神、“一訓三風”等基本理念進行完善,建立了以正道文化為核心的學校理念文化系統,并對相關內容做了系統解讀。
2.開展系列文化活動。順利完成“101”行動計劃初中階段考核評價體系的制定工作的定稿任務。完成“四五六七”系列德育課程體系的深度開發。為豐富學生的人生體驗,將在寒假向學生推出三年必做三十件事活動。以關愛生命為核心的生命道德,樂觀積極向上的生命態度以及適應時代與未來的生存力。開展我為文化墻代言活動,通過開展“我為文化墻代言”活動,讓學生真切的體會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乃一脈相承。
四、課程融合,教學科研得到新提升
1.優化常規管理,助推教學質量。貫徹教學常規,講規范,重細節,抓實校本教研,建構“問題導學,合作互動,差異達標”的高效課堂模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2.完善課程方案,拓寬教學維度。從學校實際出發,完成對學校課程體系的建構,深化校本課程改革,開全開好各級課程。學校多措并舉努力實現國家課程校本化、地方課程整合化、校本課程系列化。
3.提升教師技能,修煉職業素養。狠抓“青藍工程”。學校通過高級教師工作室這一平臺,選拔、培養、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開展“雙杯大賽遴選”、“教學基本功競賽”和“一師一優課”等活動,促進教師提升教學水平。
4.規范科研管理,有序開展工作。發揮科研優勢,明確選題方向,積極穩妥立項申報。加強過程管理,扎實推進已批課題。做好結題推廣工作,科研有果可結。依托校本研修,助推教師專業成長。增強大局觀,做好配合,抓好常規,盡力盡責。
五、加大投入,辦學條件得到新改善
為提高校園設施的功能性,完備性,為在校師生創造更完善的辦公條件和更優美的校園環境,學校完成東校區教學樓整體改造,更換智慧黑板、教師電腦,新建水房,增設師生室外洗手池,對校園北側圍墻和東校區食堂后廚進行多項辦學條件改造工程,進一步完善了學?;A設施建設。力爭將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有機結合。
六、亮點工作
1.開展慶“七一”系列活動。各支部開展重溫誓詞活動,向黨再訴衷情;走進“萬年社區”,與共建單位的黨員一起重溫誓詞、清掃小區花園美化環境、消殺居民樓共同抗疫,并安排心理咨詢師為社區居民進行心理輔導;組織召開支部委員、黨員代表座談會,充分發揮普通黨員的智慧,完善管理,提高凝聚力與戰斗力;組織黨員干部和教師到北鎮大朝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王桂蘭干部學習基地參觀學習,重溫紅色記憶,追尋榜樣足跡,自覺對標先進,見賢思齊,汲取榜樣力量。
2.在線教學成果喜人。我校共有16名教師參加了錦州市在線微課的錄制任務,其中6節優質精品微課被推送到國家、省級學習強國平臺。
3.德育工作創出佳績。以特色活動為核心,夯實學生素養。著力構建“德育+”育人體系,探索符合三中實際的“4567”德育管理模式。開展“七個一”大型體藝文化活動,完善校園志愿者管理,發展個性特長,提升學生信心,提振學校精神。被評為錦州市德育先進單位,并在德育大會上作經驗交流。
4.文化魅力獨領風騷。學校投資建設文化墻,設立“萬物共生、生生不息”、“厚植沃土、靜待花開”、“土蘊多質、花開應季”等三大主題,讓傳統文化在校園扎根,讓雅正環境凈化學生的心靈。校訓解讀榮登學習強國。
七、存在不足
1.在理論學習方面,時間投入不足。沒有很好的將理論結合實際,更沒有將理論精神積極的落實在自身工作的細節當中。
2.在教育教學和管理過程中創新意識不強,思想守舊,思維沒有更好的拓展等問題需要改進和提高。
八、今后打算
?1.繼續完善學校理念文化系統,圍繞“將文化落地為文明,將文明具化為生活”開展系列活動。
2.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學質量,全力以赴助力中考,拉升“三線”。
3.深入推廣完善校本課程,促進課程融合。
4.黨總支圍繞上級指示繼續開展多項活動,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5.努力助建智慧校園,為師生創建更舒適的校園環境。
6. 改進教師教育。針對當前學校教師專業素養亟待提高的現狀,加強教師培訓工作,盡快實現優秀教師的脫穎而出,帶動教師隊伍專業素質的整體提高。
學期的結束,意味著新階段的開始,各種工作周而復始,追求永無止境。成績和榮譽都是留在過去的腳印,未來求索的道路依舊曲折而漫長。奮進求實的三中人定會凝心聚力,不斷謀求學校新發展,各項工作新突破,精心譜寫新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錦州市第三初級中學
?
?
?
--錦州三中2020-2021學年度上學期工作總結
本學期,錦州三中在教育局的正確指導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積極改善教育教學環境,大力促進課程融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強化學校常規管理,推出“正道文化”,秉承“建師生成長的精神家園,辦人民滿意的品質學校”的理念,實施“文化引領特色、課程夯實素養、管理助推質量、品質奠基幸福”的策略,達到“質樸、健康、明理、善思”的育人目標,牢記并踐行“厚植沃土,靜待花開”的教育使命。學校通過積極采取有力措施,落實多項具體工作,順利完成年初制定的八項工程實施計劃,各方面工作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現具體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隊伍建設得到新發展
1.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全體黨員教職工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積極開展“兩學一做”等教育活動。學校強化黨總支政治核心作用,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注重加強班集體團結和凝聚力,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和黨組織議事規則,確保重大事項經過黨支部集體討論決定。注重中層干部隊伍建設,大力培養和選拔年輕干部,嚴格執行領導干部請假制度,強化對領導干部的紀律約束。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努力構建學習型團隊,積極開展教師業務培訓工作,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注重校際交流,促進教學理念更新,開拓視野。實施“青藍工程”并鼓勵和支持廣大青年教師不斷提高學歷層次,消除職業倦怠。開展推門聽課等活動促教學質量的提升。加強對班主任教師培訓和指導,多次組織班主任工作主題研討活動,以提升育人觀念和工作能力,著力提高專業水平和能力。
3.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學校多措并舉有效推進“在職教師有償補課專項治理”工作,系統解讀《中小學教師新十項職業道德準則》,并懸掛于各辦公室和校園櫥窗。開展師德調查問卷,讓學生及家長評價監督,并進行教師自評、互評等工作。同時通過樹立典型、表彰先進,大力弘揚正氣,傳播正能量。
二、家校兼顧,防疫工作迎接新挑戰
1.建立疫情防控機制。根據上級部門相關指示要求,學校建立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針對變化的疫情形式,及時調整應對措施,保持高度警惕性,防患未然。實行封閉管理,加強重點人員管控,從疫情的應對階段、嚴控階段到常態化階段,學校不斷調整完善防控機制,努力做到科學、合理、適用。防疫工作得到省市督導組的一致好評。
2.全力做好線上教學工作。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我校深入挖掘校本資源,通過開發校本系列微課程、精細在線管理、多樣成果展示等方式開展在線教學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3.統籌抓好在線教育。通過學校網站、公眾號、微信群,科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防控科普知識,科學防控,積極預防。把疫情、災難當成教材,適時對學生進行生命與健康教育。組織開展“透過戰疫的思考”系列活動,通過班會、團隊會、國旗下演講、征文、微視頻、書畫展、朗誦以及學科滲透等形式開展五大主題系列教育,分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對于戰“疫”的理解。
4.努力實現無縫銜接。學校在規范復課策略、操作程序的基礎上,安排心理輔導教師分別通過在線和線下進行心理輔導,幫助學生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學習生活。
三、文化引領,德育工作得到新提高
1.構建學校理念文化系統?;趯W校的歷史傳承,重新定位學校文化的整體架構,確立“固本承源、守正出新”的核心理念,并對學校精神、“一訓三風”等基本理念進行完善,建立了以正道文化為核心的學校理念文化系統,并對相關內容做了系統解讀。
2.開展系列文化活動。順利完成“101”行動計劃初中階段考核評價體系的制定工作的定稿任務。完成“四五六七”系列德育課程體系的深度開發。為豐富學生的人生體驗,將在寒假向學生推出三年必做三十件事活動。以關愛生命為核心的生命道德,樂觀積極向上的生命態度以及適應時代與未來的生存力。開展我為文化墻代言活動,通過開展“我為文化墻代言”活動,讓學生真切的體會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乃一脈相承。
四、課程融合,教學科研得到新提升
1.優化常規管理,助推教學質量。貫徹教學常規,講規范,重細節,抓實校本教研,建構“問題導學,合作互動,差異達標”的高效課堂模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2.完善課程方案,拓寬教學維度。從學校實際出發,完成對學校課程體系的建構,深化校本課程改革,開全開好各級課程。學校多措并舉努力實現國家課程校本化、地方課程整合化、校本課程系列化。
3.提升教師技能,修煉職業素養。狠抓“青藍工程”。學校通過高級教師工作室這一平臺,選拔、培養、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開展“雙杯大賽遴選”、“教學基本功競賽”和“一師一優課”等活動,促進教師提升教學水平。
4.規范科研管理,有序開展工作。發揮科研優勢,明確選題方向,積極穩妥立項申報。加強過程管理,扎實推進已批課題。做好結題推廣工作,科研有果可結。依托校本研修,助推教師專業成長。增強大局觀,做好配合,抓好常規,盡力盡責。
五、加大投入,辦學條件得到新改善
為提高校園設施的功能性,完備性,為在校師生創造更完善的辦公條件和更優美的校園環境,學校完成東校區教學樓整體改造,更換智慧黑板、教師電腦,新建水房,增設師生室外洗手池,對校園北側圍墻和東校區食堂后廚進行多項辦學條件改造工程,進一步完善了學?;A設施建設。力爭將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有機結合。
六、亮點工作
1.開展慶“七一”系列活動。各支部開展重溫誓詞活動,向黨再訴衷情;走進“萬年社區”,與共建單位的黨員一起重溫誓詞、清掃小區花園美化環境、消殺居民樓共同抗疫,并安排心理咨詢師為社區居民進行心理輔導;組織召開支部委員、黨員代表座談會,充分發揮普通黨員的智慧,完善管理,提高凝聚力與戰斗力;組織黨員干部和教師到北鎮大朝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王桂蘭干部學習基地參觀學習,重溫紅色記憶,追尋榜樣足跡,自覺對標先進,見賢思齊,汲取榜樣力量。
2.在線教學成果喜人。我校共有16名教師參加了錦州市在線微課的錄制任務,其中6節優質精品微課被推送到國家、省級學習強國平臺。
3.德育工作創出佳績。以特色活動為核心,夯實學生素養。著力構建“德育+”育人體系,探索符合三中實際的“4567”德育管理模式。開展“七個一”大型體藝文化活動,完善校園志愿者管理,發展個性特長,提升學生信心,提振學校精神。被評為錦州市德育先進單位,并在德育大會上作經驗交流。
4.文化魅力獨領風騷。學校投資建設文化墻,設立“萬物共生、生生不息”、“厚植沃土、靜待花開”、“土蘊多質、花開應季”等三大主題,讓傳統文化在校園扎根,讓雅正環境凈化學生的心靈。校訓解讀榮登學習強國。
七、存在不足
1.在理論學習方面,時間投入不足。沒有很好的將理論結合實際,更沒有將理論精神積極的落實在自身工作的細節當中。
2.在教育教學和管理過程中創新意識不強,思想守舊,思維沒有更好的拓展等問題需要改進和提高。
八、今后打算
1.繼續完善學校理念文化系統,圍繞“將文化落地為文明,將文明具化為生活”開展系列活動。
2.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學質量,全力以赴助力中考,拉升“三線”。
3.深入推廣完善校本課程,促進課程融合。
4.黨總支圍繞上級指示繼續開展多項活動,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5.努力助建智慧校園,為師生創建更舒適的校園環境。
6. 改進教師教育。針對當前學校教師專業素養亟待提高的現狀,加強教師培訓工作,盡快實現優秀教師的脫穎而出,帶動教師隊伍專業素質的整體提高。
學期的結束,意味著新階段的開始,各種工作周而復始,追求永無止境。成績和榮譽都是留在過去的腳印,未來求索的道路依舊曲折而漫長。奮進求實的三中人定會凝心聚力,不斷謀求學校新發展,各項工作新突破,精心譜寫新篇章。
錦州市第三初級中學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頁面版權歸錦州市第三初級中學所有 遼ICP備11005478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