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wwa10"></acronym>

  • <span id="wwa10"><sup id="wwa10"></sup></span>
  • 這是描述信息
    資訊分類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
    教科研信息室
    反思問前行 重塑展翅飛 2021-10-22 08:59:51
    為了進一步創新教師培養機制,強化教學比賽的示范帶動作用,幫助青年教師獲得更多的成長機會,錦州三中科研處舉行了“新星杯”參賽教師反思分享會,全體35周歲以下的教師共享一份由賽而來的饕餮盛宴。 劉寶鈺主任主持會議 15位參賽教師對收獲的教學理念、方法和技巧加以梳理,從賽前準備,賽中感受,賽后收獲三個角度分享了“新星杯”教學比賽體會。 鞠婷婷老師交流的“早有蜻蜓立上頭”。 孫洋、劉琳和張媛三位老師以“過程就是結果”為主題,分享賽前準備中的收獲與成長。 陳鵬和崔菲菲兩位老師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分享看優課,跨學科備課帶來的驚喜。 鄭青和吳瑾明老師教師從“課標和教材的把握”介紹深度推進學科內涵發展的心得體會。 吳佳琪、郭佳昕等7位老師從賽場適應角度進行分享。 分享會的最后,張寒梅副校長對各位教師的分享和精心準備給予了肯定,并結合32年的教育生涯,對所有青年教師自我成長的意識高度,課標及教材的把握,教育思想和教學理論的再學習等方面做了指導并提出了希望。 從一竅不通到慢慢摸索學習,從自評修改到互評優化,成長的齒輪,在點滴間已經慢慢向前推進。 人生旅途中,最清晰的腳印,往往印在相互學習和不斷反思的路上,下一個腳印所到之處,必是遠方,期待所有青年教師展翅后的精彩遠方。
    青春在路上 新星綻芳華 2021-07-03 14:41:14
    為進一步提升青年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引導青年教師進一步強化立德樹人理念、錘煉教學基本功,促進教師參與課程教學改革,聚焦課堂,積極探索有效教學的途徑和方法,促進我校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及綜合素養的共同提高,錦州市第三初級中學抓契機,以賽促練,不斷提升青年教師教學水平和個人素養,努力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 6月18日,錦州三中青年教師教學大賽在兩個校區拉開序幕,來自全校各學科組的27名選手參與了此次角逐。 比賽共分為課堂教學、教學設計以及教學反思三個板塊。參賽教師緊緊圍繞我校開展的問題導學模式,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以及語言教態等方面都做了精心準備。 活動中,負責人精心策劃,參賽者熱情高漲;比賽流程規范,貼近前沿;學科特色鮮明,百花齊放。不僅展示了青年教師風采,更促進了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對日常教學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也為即將舉辦的市“新星杯”青年教師教學大賽物色了最佳人選。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青年教師大賽為青年教師搭建了一個展示能力、尋找差距、謀求提升的平臺,為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畫上了一個新起點,期待新星們在9月份的錦州市教學大賽中綻芳華,放異彩。
    【獻禮建黨100周年】書香潤澤致芳華 分享共迎讀書節 2021-04-23 08:58:01
    陶行知先生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讀書是師生提高學識的主要途徑,更是教師“最長遠的備課”。為了更好完善新教師專業知識,生成教師專業智慧,構建教師專業精神,錦州三中在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組織了以“閱讀共享,做有為青年”為主題的新教師讀書與交流活動,引導新教師“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同時,也拉開了我校讀書節的序幕。 一個個讀書感悟,一段段教育故事,一條條教育建議,從各位新教師的口中娓娓道來。老師們或深情、或慷慨、或質樸,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聲情并茂地暢談了自己的讀書所得。 專業分享篇 論述分享篇 資源分享篇 讀書摘抄分享篇 大家交流后,校長霍春東對這次閱讀分享會及新教師的成長與蛻變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從信仰的呈現,智慧的傳遞,心靈的溝通三個角度給新教師講了為什么讀書,讀什么書,怎么讀書。 《中庸》有言:“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期待著年輕老師們盡情展示才華,用讀書積累智慧,用讀書點亮人生。愿教師們能在學習中有所感悟,更能在實踐中明辨,堅定篤行!讓自己的教育生涯一路書香!
    教學設計展示十一 2021-01-05 10:17:38
    教學內容 耐久跑 素質練習 課的類型 新授課 第一課時 教 學 目 標 ? 1、通過練習,90%的學生能體會運用耐久跑的呼吸方法;發展學生的一般耐力素質?!? 2、利用各種練習手段讓學生快樂的進行跑步練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展學生的體能以及自我鍛煉的能力,提高心肺功能。 3、激發學生的耐久跑興趣,培養學生頑強意志品質及團結協作意識。 重點 難點 ? 重點:掌握耐久跑的呼吸方法。 難點:克服“極點”。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 ? ? 開 始 部 分 ? 課堂常規 ? ? 教師提前到場 ? ? ? 師生問好 ? ? ? 3.宣布本節課的內容和要求 ? ? ? 4.安排見習生 ? ? ? 5.強調安全 ?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 2.向師問好 ? 3.認真聽教師宣布本節課任務和要?求 ? 集合快、靜、齊 ? ? ? ? ? ? 2 ? ? 準 備 部 分 ? 熱身活動 ? 1、熱身跑 ? 2、游戲《喊數背背站》 ? 徒手操 ? 4、專門性練習 ①擺臂練習 ②高抬腿練習 ③后踢腿跑練習 ? ? ? ? ? 教師口令指揮學生進行熱身活動 ? ? 帶領學生做熱身操,動作舒展。 ? ? 組織學生有序練習 ? 成一路縱隊繞場慢跑 ? ? 2、徒手操成體操隊形,動作舒展,有力。 ? 行進間練習 ? 3、注意力集中,按要求認真練習,注意安全。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基 本 部 分 ? ? ? ? 一、耐久跑 ? 1、學習耐久跑的呼吸方法: 跑步時呼吸必須有相當的頻率和深度,用鼻和半張開的口同時呼吸,一般采用兩步一吸兩步一呼的方法。 ? 2、隊形變換跑 分隊并隊跑 錯肩跑 ? 3、“極點”:在耐久跑中,由于氧氣的供應落后于身體的需要,跑到一定的距離后,會出現胸悶,呼吸急促,困難,四肢沉重難以跑下去的不適感。 ? 4、“極點”的克服:“極點”出現后,要以頑強的意志繼續跑下去,同時調整速度,加強呼吸,一段距離后,我們這個不適感就會消失。 ? 5、耐久跑游戲《貪吃蛇》 在場地擺好1--25個“食物”,將順序打亂。排頭為“蛇頭”,去帶領其余同學按順序去找“食物”,排尾的同學為“蛇尾”,按著排頭的帶領吞食“食物”。 ? 讓學生在游戲中進一步認識“極點”,用自己的毅力,調整呼吸等方法去克服“極點”。 ? ? ? ? 二、素質練習 1、平板支撐 2、俯臥撐 ? ? ? ? ? ? ? ? ? 1講解示范動作要領。 ? ? ? ? ? ? 2組織學生練習 ? ? ? ? ? ? ? ? 3觀察學生練習,及時幫助學生糾錯。 ? ? ? ? ? ? ? 4、給予學生鼓勵,提醒學生調整好呼吸節奏 ? ? ? ? ? ? ? ? ? ? 教師講解練習內容和要求 組織學生練習 巡回指導,糾錯 ? 1、學生跟著教師的講解認真學習,通過自主練習,熟悉2兩步一吸,兩步一呼的動作要領。 ? 2、隊形變換跑練習,進一步鞏固練習呼吸方法。 分隊跑 ???????? ???錯肩跑 ???????? ? ? ? ? ? ? ? ? 3、游戲《貪吃蛇》 ? ? ? ? 游戲規則: 首尾不能相撞 按著順序去找“食物” “貪吃蛇”不能脫節。 練習中要團結協作,互相鼓勵。 ? ? ? 組織: 學生體操隊形 要求: 動作標準 認真練習 ? ? ? ? ? ? ? ? ? ? ? 27 結 束 部 分 跟著音樂做放松活動 教師評價總結 回收器材 宣布下課,師生再見 ? 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放松活動 ? 認真放松,學生跟隨。 認真聽教師總結。 ? 3 場 地 器 材 ? 球托25個 標志桶6個 擴音器1個 預計生理負荷及練習密度: 練習密度:35±5% 平均心率:135±5次/分 安 全 措 施 ? 課前認真檢查場地,排除一切安全隱患,保證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下完成耐久跑的學習。 ?
    教學設計展示二十四 2021-01-05 09:54:26
    第六節鳥 教學設計 錦州三中 ?張月 ? 教材分析 《鳥》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章第六節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經掌握了動物的結構與功能是相適應的。本節將繼續探究鳥是如何與飛行生活相適應的,主要是通過對鳥的形態結構、生理行為等的觀察與探究,概括出鳥類適于飛行的特點。學生在掌握了本節的知識與技能的同時,也為第二章動物的運動和行為》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學情分析 學生對家鴿都會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對常見的如雞、鴨、鵝等,對鳥類的概念也有模糊的認識。但是,學生不會明白鳥類為什么能夠飛,而人類插上翅膀也不能飛,這是本節課的切入點,可以引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闡明鳥適于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 過程與方法:嘗試完成“鳥適于飛行的形態結構”的探究。 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愛護鳥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嘗試探究鳥適于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 難點:嘗試探究鳥適于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 教法學法 基于本節課的內容特點,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眾所周知,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者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因此,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法上我主要體現“啟發式”的理念,并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增加教學的新穎性,同時我還采取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討論法:老師提出的間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我們常說:“現在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小組合作學習法,通過小組間的合作,學生參與整個課堂及課下活動,既發揮了集團軍的作用,學生也在活動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人合作和交流。我還讓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分析、探究去發現知識,逐漸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導入 播放多種多樣鳥的視頻 觀賞豐富多彩的鳥類世界 利用視頻,將學生帶入情景 多種多樣的鳥 請學生列舉自己熟悉的鳥類。 ? 觀察與思考:比較不同鳥的形態結構上的異同 教師將課前準備好的圖片分發給各組,分組討論完成問題。 (1)說出不同鳥的鳥喙、鳥足的特征及食性和生活環境 (2)說出鳥喙的特征與鳥的食性之間的關系,鳥足的特征與鳥的生活環境之間的聯系。 (3)這些鳥在外部形態上有什么共同特點? ? ? ? 說出鳥的名稱 ? ? ? ? ? ? 認真觀察,能說出不同鳥的鳥喙、鳥足的特征及食性和所處的生活環境。 ? 歸納鳥的外部形態上的共同特點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交流更易激發學習興趣 ? ? ? ? 通過比較、分析,認同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生活與環境相適應的觀點。 鳥的主要特 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鳥的主要特征 探究鳥適于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 根據問題,引導學生做出假設。 ? ? 整理學生的回答:分別從外部形態和內部結構進行探究。 ? 探究:鳥的外部形態 指導學生結構圖片、視頻,對鳥的實物外形、羽毛、翼等逐一觀察、分析,完成思考題。 鳥的體形有什么特點?這與飛行有什么關系? 鳥的體表有什么特點?與飛行有什么關系? ? 指導學生觀察兩翼展開的形態,羽毛的種類及功能。 學生結合已有經驗作出假設 ? ? ? ? ? ? ? ? ? ? ? ? ? ? 認真觀察,總結出鳥的體形呈流線性,可減少飛行時空氣的阻力。 ? ? 觀察鳥的體表覆蓋羽毛,前肢變成翼。 ? 輕輕展開鳥翼呈扇形,有一排大型羽毛,扇動空氣飛行;還有又小又軟的絨羽有保溫的作用。 鍛煉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大膽假設的能力 ? ? ? ? ? ? ? ? ? ? ? ? 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 ???探究:鳥的內部結構 ???指導學生觀察鳥的骨骼標本,雞腿骨的橫切面等相關的圖片,完成思考題。 ? (1)鳥的胸肌與其他部位的肌肉相比,發達程度如何? 指導學生觀察胸肌的著生部位,聯想胸肌與飛行的關系。 (2)觀察鳥的骨骼標本,雞腿骨的橫切面等,鳥的骨骼有什么特點? 講述鳥的頭骨是完整的,而且脊椎骨都愈合在了一起,使其更加的堅固。 豬骨和鳥骨放到水中,豬骨沉底,鳥骨浮在水面上。 ? ? ? 觀察鳥的骨骼標本,得出鳥的頭骨愈合。 ? 結合實物得出:鳥的胸肌發達。 ? 胸肌牽動兩翼飛行。 ? ? ? 總結:鳥的骨骼輕、薄、堅固,有些骨內部中空??蓽p輕體重,利于飛行。 ? ? 通過觀察實物、圖片,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歸納總結的能力。 ? ? 課堂小結 利用思維導圖呈現本堂課的內容 ? 學生到前面展示 培養學生梳理、歸納的能力 課堂檢測 習題檢測,反饋所學情況 ? 完成檢測題 鞏固新知 ? 七、板書設計 ?
    教學設計展示二十二 2021-01-05 09:18:06
    《第一節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師:尹蕊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選自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章。教材根據植物不同類群的繁殖特點和分類地位,將本章內容劃分為《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兩節,其中,第一節課是學生認識綠色植物的起點和基礎。本節課不僅加深對生物多樣性的理解,更為后續學習“光合作用”、“生物的分類”以及“生物的進化”做好鋪墊。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為七年級學生,學生對綠色植物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它們。即使是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學生也十分熟悉,但是對它們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環境上的異同點知之甚少。由于七年級學生剛剛開始學習生物,學生的表達能力有限,觀察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和總結歸納都有待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還有所欠缺,需要老師的指導和培養。 三、教學目標 ㈠知識目標: 1.概述藻類植物和苔蘚植物的生活環境和形態結構特點。 2.舉例說明藻類植物和苔蘚植物與人類的關系。 ㈡能力目標: 1.觀察藻類植物和苔蘚植物的圖片和實物。 2.認同藻類植物和苔蘚植物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 ㈢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同藻類植物和苔蘚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2.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責任感。 四、教學重點: 1.藻類植物和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 2.藻類植物和苔蘚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五、教學難點: 藻類植物和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 六、教法學法分析 基于本節課課程特點,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教程中著重采用如下教學方法:啟發、引導、交流、討論。學生采用的學法包括:觀察、分析、總結等。利用多媒體的現代教育手段,結合圖片文字信息,由淺入深,完成教學任務。 七、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希沃授課助手App、新鮮海帶、水綿永久裝片、顯微鏡、放大鏡、圖片資料等。 學生準備:預習本節課。 八、教學程序安排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出示各種植物圖片,向學生展示多種多樣的植物,展示植物之美,展示生物的多樣性。 欣賞圖片,感知豐富的植物世界,感知生物多樣性,體會植物之美。 情境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 講 ? 授 ? 新 ? 課 ? 一、藻類植物 1.出示圖片,引用“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币鲈孱愔参锏纳瞽h境。 2.根據生活環境,引導學生將藻類植物分為兩類。 3.觀察海帶(實物和圖片),閱讀教材討論下列問題。 ⑴海帶能進行光合作用嗎?? ⑵觀察海帶,海帶有根、莖、葉等器官嗎?? 4.利用希沃授課助手展示顯微鏡下看到水綿的永久裝片,引導學生分析水綿是否具有根、莖、葉等器官。 5.提問:藻類植物與人類的關系有哪些? ? 感知藻類植物生活在水中。 ? ? 認識藻類的代表植物及它們的生活環境。 ? 觀察海帶,思考問題。 ? ? ? ? ? ? 觀察水綿的永久圖片,思考水綿是否有根、莖、葉等器官。 ? ? 發散思維,思考問題。 ? ? ? ? ? ? ? ? ? 加深對海帶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的認知,理解藻類植物沒有根、莖、葉等器官。 ? ? ? 進一步理解藻類植物沒有根、莖、葉等器官。 ? ? 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 二、苔蘚植物 1.出示圖片和詩句,對比藻類植物,思考苔蘚植物的生活環境,展示苔蘚的代表植物。 2.觀察苔蘚植物,小組完成討論問題。 ⑴測量苔蘚植物的高度,你發現苔蘚植物什么特點? ⑵用放大鏡觀察苔蘚植物,結合教材,從形態上看,苔蘚植物與藻類植物有哪些主要的區別?? 3.利用希沃授課助手展示紅墨水浸泡的芹菜,對比苔蘚植物 ? ? 4.提問:苔蘚植物與人類的關系有哪些? ? 比較、思考,認識苔蘚植物的代表植物。 ? ? ? ? 積極思考,小組合作,共同完成老師的問題。 ? ? ? ? ? 觀察,比較,理解苔蘚植物沒有輸導組織,莖中沒有導管,葉中沒有葉脈。 ? 發散思維,思考問題。 ? ? 培養學生比較的思維,引發學生積極思考。 ? ? ?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 ? ? ? ? ? 學習使用比較的學習方法,通過比較,認識到苔蘚形態矮小與沒有輸導組織的生理功能相適應 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 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和老師一起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培養學生的總結能力,形成知識體系。 達標檢測 出示檢測題。 ? 積極思考,完成檢測題 反饋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 作業布置 在你居住的環境周圍,尋找苔蘚植物,并拍照記錄,根據苔蘚植物的生長狀況,評價你所居住環境的空氣質量。? 調查、拍照、評價 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責任感。 板書設計: 第一節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一、對比 藻類植物 苔蘚植物 生活環境 大多生活在水中?? 生活在陰濕的陸地 形態結構 沒有根、莖、葉的分化 ?有莖和葉的分化,根為假根 二、與人類關系 ? ?
    上一頁
    1
    2
    ...
    12
    錦州三中

    主校區:
    錦州市凌河區文興里43號
    電話:
    0416-3810810   郵編:121000

    東校區:
    錦州市凌河區勞保北里44號

    電話:0416-3810810   郵編:121000

    二維碼

    頁面版權歸錦州市第三初級中學所有     遼ICP備11005478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錦州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